AI导读:

DeepSeek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引发关注,多家车企宣布与其深度融合,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领域。DeepSeek有望降低智能驾驶训练成本,加速智能驾驶发展,但挑战依旧存在。

围绕智能化,汽车行业已进入竞争下半场。智能化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AI)领域的最新进展,正引领汽车行业的新一轮变革。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DeepSeek的异军突起,迅速在汽车行业内掀起波澜。截至2月13日,已有20余家车企或品牌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包括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东风汽车等主流车企。

“目前,车企应用DeepSeek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领域。”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车企会根据自身需求对DeepSeek进行定制参数设置,以提升智能座舱的用户体验。深度融合后,系统能更精准地理解用户指令,解决当前智能座舱的一些痛点。但产品同质化问题仍待解决。

业界更期待的是DeepSeek对智能驾驶的影响。国联证券研报认为,DeepSeek作为开源基础模型,有望降低智能驾驶的训练成本,加速训练速度,未来或成为智能驾驶训练的主要工具。DeepSeek的持续迭代和效率提升,对智能驾驶行业的加速发展至关重要。

车企纷纷接入DeepSeek

2025年1月,DeepSeek发布了DeepSeek-R1大模型,并同步开源。这一大模型在多个任务上表现出色,价格远低于同类美国模型,迅速成为AI界的焦点。

吉利汽车率先宣布与DeepSeek-R1完成深度融合,利用该模型进行蒸馏训练,提升AI系统的智能交互体验。随后,岚图汽车、零跑汽车等多家车企也宣布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计划将其应用于智能座舱。

上汽集团也不甘落后,旗下高端纯电品牌智己汽车智能座舱已深度引入DeepSeek大模型,构建多场景插拔式AI矩阵平台,提升用户体验。

汽车行业对DeepSeek的热烈反应,不仅因为其技术先进,还因为其巨大的流量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车企格外注重营销,DeepSeek正是当下的热点。

智能座舱成竞争“最前线”

奇瑞集团的雄狮智舱在与DeepSeek大模型融合后,能更精准地理解用户指令,提供主动服务。用户只需简单语音指令,即可完成车内操作。

岚图汽车也在智能座舱领域积极布局,接入DeepSeek后,其智能座舱进入2.0时代,用户与车机的关系更加自然、友好。

此外,多家智能座舱供应商也加入应用DeepSeek的行列,如斑马智行等,通过技术融合提升AI系统的能力。

“智驾平权”有望加速来临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预测,2025年智能驾驶将迎来真正拐点。DeepSeek的出现,为高阶智能驾驶应用落地点燃了助推器。

DeepSeek可构建高保真虚拟驾驶场景,补充真实路测数据的不足,提升智能驾驶模型对复杂场景的适应能力。同时,DeepSeek还能降低车企智驾系统的研发成本,推动“智驾平权”。

商汤绝影首席财务官张君毅表示,DeepSeek在模型架构和训练上的“降本增效”值得借鉴。随着高阶智驾车型大规模量产,智驾系统整体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然而,智能驾驶的探索道路依旧充满挑战。业内普遍认为,尽管有了DeepSeek的加持,仍需较长训练时长保证功能安全,并完成定向开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