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外资正全面重估中国资产,科技股成为焦点。美国银行最新调查显示,中国股票吸引力增强,或吸引长期投资者回归。A股震荡反弹,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4%,科技股表现尤为亮眼。全球范围内,股票成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资产类别。


外资正全面重估中国资产,科技股成为焦点。

美国银行最新全球基金经理月度调查显示,受Deepseek崛起等利好因素影响,买入中国股票(尤其是科技股)的理由正在增强,或吸引长期投资者回归。美银认为,中国股票正从“可交易”向“可投资”转变,这将是心态和资金流向的重大转变。

今日,A股震荡反弹,创业板指涨超1%领涨两市,沪深京三市超4100股上涨,上午半天成交1.07万亿元。A股中,机器人、超导、半导体芯片、新能源车等板块领涨。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午间微跌0.28%,但恒生科技指数微涨0.37%。值得注意的是,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已达14%,科技股表现尤为亮眼,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26%。

同时,港股科技股吸引大量资金涌入。据Wind数据,2月1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达224.23亿港元,创2021年初以来单日最大购买量。

全球范围内,股票成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资产类别,投资者“冒险”意愿达15年来最强。美银调查显示,基金经理现金水平降至2010年以来最低,投资者“多仓股票,空仓其他一切”。

重大转变

美国银行指出,受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崛起等利好因素带动,中国股票吸引力提升,或吸引长期投资者。美银强调,中国股票正从“可交易”向“可投资”转变,这将改变投资者心态和资金流向。

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团队在报告中表示,18%的受访者在2月调查中预测恒生指数2025年全球表现最佳,与纳指并列第二。此次调查覆盖全球168家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合计达4010亿美元。

全球基金对中国香港股市信心大增,与纳斯达克指数持平。

截至2月19日午间,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4%,科技股表现尤为突出。美银分析师表示,许多投资者去年仍将中国视为“交易市场”,但现在中国的基本投资理论正在改善。

美银还提及股息上升和保险公司投资流动等长期有利因素。

华尔街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关注所谓的“十大”中国科技股,认为它们可作为美国“科技七巨头”的替代品。

智慧树投资WisdomTree Asset Management股票策略主管Jeff Weniger表示,中国“科技十雄”压倒美股“科技七巨头”。这些科技股包括阿里巴巴、京东、吉利、比亚迪、小米、腾讯、网易、百度、美团和中芯国际。

爆买

中国内地资金也在大举买入港股科技股。

2月1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224.23亿港元,创2021年初以来单日最大购买量。这波资金潮主要由DeepSeek引发的科技股行情推动。

个股方面,阿里巴巴、小米集团、腾讯控股等被大幅净买入。截至2月18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港股1853.85亿港元。

高盛策略师表示,DeepSeek等中国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科技叙事,将提升中国股票公允价值15%—20%,并可能带来超2000亿美元资金流入。

长江证券指出,在“AI+”产业链爆发背景下,港股正从“红利牛”迈向“AI牛”。拥有较多AI应用和底层技术的港股科技公司或迎来产业生命周期的“第二春”。

全面做多股票

美银调查显示,全球股票成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资产类别,基金经理现金水平降至2010年以来最低。投资者普遍看涨股票,预计全球股票将成为2025年表现最佳的资产。

Hartnett表示,投资者“多仓股票,空仓其他一切”,受经济强劲增长和美国利率下降预期支撑。

全球经济衰退预期降至三年来最低,约77%的基金经理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继续降息。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