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21日,公安部公布五起证券交易犯罪典型案例,涉及上市公司高管内幕交易、基金经理“老鼠仓”及团伙作案操纵市场等恶性事件。这些案件对违法者起到了震慑作用,为投资者提供警示。执法机构对此类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

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执法机构在行动。2月21日,公安部公布五起证券交易犯罪典型案例,涉及上市公司高管内幕交易、基金经理“老鼠仓”及团伙作案操纵市场等恶性事件。这些案件的公布对违法者起到了震慑作用,同时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警示。

两起内幕交易案中,违法者质押融资参与内幕交易

具体来看,五个典型案例包括两起内幕交易、两起操纵市场、一起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其中,北京董某等人内幕交易案和广东聂某内幕交易案备受关注。董某等人涉嫌内幕交易案中,董某为参与内幕交易,突击开立证券账户并大量买入股票,甚至通过股权质押融资方式获得资金购买股票,非法获利400余万元。聂某则利用其担任上市公司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便利,获取内幕信息后买入该公司股票,非法获利35万元。

内幕交易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执法机构对此类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决予以打击。

操纵市场扭曲价格机制,欺骗中小投资者

操纵市场的两起案件中,江苏闫某等人操纵证券市场案和浙江吴某等人操纵证券市场案尤为引人瞩目。闫某等人通过控制多个证券账户,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操纵某股票,非法获利2.69亿元。吴某等人则长期采取多种方式操纵多只股票获利,累计非法获利5.3亿元。这些操纵市场行为扭曲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欺骗了中小投资者。

证监会表示,操纵市场行为一直是打击重点。2024年,证监会对42起操纵市场案件作出处罚,罚没金额49.5亿元,同比增长42.2%。同时,证监会还将继续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抢帽子交易”成典型,执法机构严厉打击

在上述典型案例中,“抢帽子交易”尤为引人瞩目。根据证监会规定,“抢帽子交易操纵”是指相关人员买卖或持有相关证券并对其公开做出评价、预测或投资建议以谋取利益的行为。此类行为严重违反了证券法律法规。

近年来,执法机构对“抢帽子交易”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如2018年,前国开证券经纪人朱炜明因“抢帽子交易”被证监会处罚并追究刑事责任。

基金经理“老鼠仓”频发,行业加强自律

此外,上海刘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也是本次披露的典型之一。刘某在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利用未公开信息趋同交易60只股票非法获利近300万元。此类“老鼠仓”行为严重背离了受托责任侵害了投资者利益。

证监会表示将致力于建立健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的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挤压“老鼠仓”的空间并加强行业自律培训宣教功能让从业人员牢记初心恪守操守。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关键词: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抢帽子交易、老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