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吴清:强化资本市场功能,服务新型工业化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发表文章,提出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服务新型工业化。包括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覆盖面,健全体系,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配性,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同时,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展现强大服务能力。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近日在《新型工业化》期刊上发表题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的署名文章。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充分发挥市场功能,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体现资本市场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中的担当作为,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文章主要内容包括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股债期市场协同效应,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配性,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优化支持政策引导创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上市公司坚守法治诚信等。同时,吴清指出,2024年以来,将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重要任务。
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共581家,IPO融资9176.12亿元;创业板注册制后新上市公司558家,IPO融资5380.72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共262家,累计融资552.37亿元。证监会联合工信部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全链条服务,现已公示26家专板建设名单,专板共服务企业11908家。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均展现出对各自定位企业的强大服务能力。
在并购重组方面,2022—2024年,沪深两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共披露并购重组交易4115单,交易金额1.25万亿元。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创企业的支持作用显著,2021—2023年,年均新增投资本金1.2万亿元,精准支持新质生产力代表性行业。证监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政策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功能,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体现资本市场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中的担当作为。
证监会将从五方面强化资本市场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包括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增强包容性适配性,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转型升级,促进长期资金入市壮大耐心资本,持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