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视角: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面临五大顾虑
AI导读:
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取得突破,但券商仍面临政策把握、创新业务、金融科技转型、国际化发展及投资者教育等五大顾虑。本文梳理了券商观点,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奠定了制度基础。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一系列增量政策相继出台,释放出经济持续回升的积极信号,有效提振了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和活跃度,股市活力的增强也将促进“金融活、经济活”的正向循环。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障碍,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当前,金融强国建设正处关键期,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行业角度看,券商业务前景广阔。新“国九条”提出,到2035年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设要取得明显进展。证监会也明确表示,支持头部券商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强做大,打造一流投资银行。
为更好地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财联社近期与近三十家券商沟通,梳理了他们的观点。券商普遍认为,资本市场已取得突破性成果,但仍有提升空间。
顾虑一:政策把握不到位
券商对监管政策的把握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业务开展面临较大风险。建议监管机构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市场实际情况,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建立健全政策预评估、缓冲期分级、常态化沟通等机制。
顾虑二:创新业务“破冰”难
政策预期的不确定性导致证券行业长期业务布局动力不足。建议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引导行业向财富管理转型,同时深化分类监管体系改革,建立“监管沙盒-白名单-分层授权”机制。
顾虑三:金融科技转型阻力
政策不稳定环境下,券商对发展新业务持观望态度,导致金融科技转型滞缓。建议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协商机制,降低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
顾虑四:国际化发展改进空间
国内券商国际化程度较低,竞争力不足。建议鼓励券商加快国际化步伐,提升跨境业务能力,同时加强监管合作与信息共享,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顾虑五:投资者教育不足
尽管投资者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自媒体上的非法行为仍导致投资者受损。建议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时强化投资者保护制度保障。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