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谷资本陈向明:杭州六小龙引领AI投资热潮,深圳杭州或比翼双飞
AI导读:
银杏谷资本董事长陈向明分享投资云深处的渊源,杭州六小龙引发的投资界反思,及对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看法。他认为深圳和杭州在人工智能产业上有望并驾齐驱。
“深圳某区书记大年初三致电银杏谷资本董事长陈向明,就杭州六小龙及深圳和杭州的区位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讨论如何在机器人产业布局,政府、市场及实验室应扮演的角色。深圳在供应链和人才链上本就有优势,未来人工智能产业,深圳和杭州或将并驾齐驱”,陈向明对界面新闻记者透露。
“杭州六小龙”的火爆也引起了南京、苏州等城市的反思,不仅“杭州六小龙”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股价飙升,其背后的投资机构也备受瞩目。银杏谷资本在天使轮就投资了“杭州六小龙”之一的云深处,成功把握住了杭州城运的机遇,银杏谷资本和陈向明也因此受到更多关注。
银杏谷资本起源于士兰微电子的投资部,其投资团队源自具有半导体背景的士兰创投。创始人陈向明本硕博均就读于浙江大学,且与阿里云关系密切,同时担任浙江天使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席。十几年来,银杏谷资本已累计投资400多家早期科技企业,其中上市企业近3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10家。
2月25日,界面新闻记者探访位于西湖风景区翁家山山顶的银杏谷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向明接受了专访,分享了他投资云深处的渊源、“杭州六小龙”引发的投资界反思、人工智能第一城的争夺等经历和思考。
银杏谷资本之所以能投资到云深处的天使轮,得益于对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长期关注。陈向明表示,浙大这两个学院人才辈出,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一直备受关注。在浙大控制学院,银杏谷资本已投资了多代创业者,包括中控技术、迦智科技等。
投资云深处,一是得益于对控制学院的系统性跟踪,二是朱秋国团队在2013年世界机器人足球比赛中获奖,展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三是当时四足机器人尚未受到关注,而朱秋国团队在四足机器人上展示了卓越的控制能力。四是团队用电机替代液压,与中国产业背景和电机发展路径相匹配。
云深处火了之后,银杏谷资本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陈向明表示,这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和鼓励,说明投科技、投早投小是正确的选择。更多像云深处这样的创业公司崛起,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发展。
银杏谷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战略源于对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探索。陈向明表示,他们希望将传统制造业中的资金用于孵化科学技术,既为自身产业转型服务,也为中国制造业升级做出贡献。因此,银杏谷资本成立时,就确定了这一战略。
投资需要拥抱风险,陈向明坦言压力一直很大。他强调,投资不是慈善,需要商业闭环。在投资过程中,他们也曾有过很多教训,如错过了国内GPU第一轮投资机会等。但投资就是这样,投不投都会很焦虑。
对于“杭州六小龙”中的其他五条龙,陈向明表示,他们曾错过一些投资机会,有些是因为认知不够,有些是短视商业遮盖了双眼。但他相信,机器人产业处于刚开始的阶段,未来从零到一、从一到十是确定事件。
杭州在人工智能人才方面有一定密度,这得益于浙大的优势、阿里云、海康卫视等企业的吸引。陈向明认为,北京可能更适合打阵地战,而浙江的创新文化与“杭州六小龙”的创业精神更匹配。深圳产业肥沃,有华为、大疆等硬件企业,也是人工智能创新的区域。
杭州的宽松和多样性孕育了多种机制下的大模型,加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同时,六小龙的出现也向世界诠释了互联网产业和其他行业是共同发展的。陈向明相信,长三角和粤港澳两个地方都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成功,杭州和深圳可以并驾齐驱。
对于上海,陈向明认为其太成熟,对新东西的容错性可能没那么好,相对新东西的机会会少一点。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上海可以把人工智能其他要素构建好,做总链主,将杭州纳入链条,实现共赢。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