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小米推出了新款高性能电动轿跑SU7 Ultra,以远低于预期的52.99万元起售价震惊市场。开售10分钟大定突破6900辆,2小时完成1万辆年度目标。二手市场出现“小定订单”名额转让,价格在2000-6000元不等。小米面临产能挑战,但仍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月27日晚的发布会上,小米推出了新款高性能电动轿跑——SU7 Ultra,这款车型以远低于预期的52.99万元起售价震惊了市场,成为近期汽车行业内的热点话题。

开售仅10分钟,SU7 Ultra的大定订单就突破了6900辆,2小时内便完成了此前设定的1万辆年度销售目标,显示了市场对这款车型的强烈需求。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29日的小米SU7 Ultra预发布会上,小米便开放了SU7 Ultra的“小定订单”,允许用户提前预定。小米官方表示,小定用户可享有优先交付权,包括优先抢购现车或下定个性化定制优先排产。这一策略不仅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也有效提升了销量。

“小定订单”名额可转让?

去年11月,雷军曾在微博上表示,SU7 Ultra预订开启10分钟,小定订单便突破3680台,同时吸引了大量女性用户下订。在发布会前夕,雷军还特意提醒用户可以先下载小米汽车APP提前预定。此外,一些下单“小定订单”的车主还可以享受优先试驾的权益。

然而,在发布会开始前,“小定订单”通道已关闭。但在二手市场上,很快便出现了“小定订单”名额的转让,价格在2000-6000元不等。这些二手订单大多下定于去年十月份“小定订单”通道刚刚开启后,当时的SU7 Ultra预售价还为81.49万元。

记者就此事询问小米官方客服后得知,排产是按照订单下定时间来决定的,具体交付时间与下单时间有关。虽然“小定订单”会比现在购买要早交付一点,但具体的交付周期还不明确。此外,排产计划会有相应调整,需要与交付专员沟通。

小米以其高超的营销技能,在正式发布SU7 Ultra前进行了一波“预期管理”。在预发布会上,SU7 Ultra的定价为81.49万元,而在正式发布会上,起售价大幅下调至50万元区间,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一策略不仅推动了销量的飙升,也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

此外,小米与保时捷的互动也为其赢得了广泛关注。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上,SU7 Ultra以出色的成绩超越了保时捷,成为上赛最速量产车。保时捷对此表示祝贺,并点赞中国制造。这一互动被网友盛赞为有格局,也进一步提升了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

然而,超乎预期的订单量也在考验着小米汽车的产能。以小米SU7为例,2024年全年共交付13.5万辆,而锁单量却高达24.8万辆。截至2025年1月,小米SU7的月交付量稳定在2.2万至2.5万辆之间,但新增订单量却远超目前产能。

截至2月28日收盘,小米集团港股股价冲高后回落,股价跌2.35%,报51.85港元/股,市值仍为13019亿港元。尽管面临产能挑战,但小米汽车凭借其出色的产品力和营销策略,仍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