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周港股高位宽幅震荡,南向资金净流入额高达1528亿港元,创下单月次高,再夺港股定价权。与上次不同,此次南下资金投资布局趋向理性,科技、红利两头布局,以期在港股市场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和定价权。

蓝鲸新闻2月28日讯(记者敖玉连)本周,港股在近年来高位宽幅震荡,港股定价权争夺之声再起。

2021年1月,公募主导的南向资金净买入高达3100亿港元,华创证券当时宣称要“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然而,这场定价权争夺最终以南下资金被套牢告终。四年后,定价权争夺之声再起,南向资金净流入额高达1528亿港元,创下单月次高,此次南下资金以更理性的方式再夺港股定价权。

资金南下猛灌港股,2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港股恒生科技指数跌超5%,但南向资金无畏调整,当天净流入119亿港元。2月,南向资金净流入额仅次于2021年1月的超3000亿港元,同时实现了连续20个月净流入。

2020年至今南向资金流入(按月计算)

此外,南向资金在港股的成交额占比也多次突破50%关键点位,显示出其在港股市场的话语权在逐步提升。据兴业证券研报,截至2月21日,南向资金在港股总市值中持有比例为11.6%,较2020年末的4.9%大幅提升。

沪深港通开通门槛较高,南下资金多以机构为主,其中险资被认为是主要买家。2024年,南下资金主要流向高股息资产,如三桶油、四大行等。而最近一个季度,资金开始转向AI等科技板块。

上一次南向资金抢夺定价权是在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初,当时公募基金爆火,南下资金主要流入新经济板块,如腾讯、美团等。然而,集中流入单一概念导致市场崩盘,此后港股开启三年漫长回调。

与上次不同,此次南下资金更为理性,投资方向也更加多元,科技、红利两头布局。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金融板块最多,其次是信息技术板块。

截至目前,南向资金持有市值最多的股票是腾讯、中国移动和小米集团。在投资方向上,南下资金正在逐步布局更具成长性和弹性的板块,以期在港股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