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因研究业务违规被罚,券商合规管理亟待加强
AI导读:
华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因未能有效规范研究所员工执业行为被罚。近年来,券商因研究业务违规被监管点名屡见不鲜,主要问题包括研报把关不严、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等。证监会重申加强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
财联社3月4日讯(记者陈俊兰)今年首张针对券商研究业务的罚单已经开出,华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因此受罚。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行业内首位被罚的研究所所长。
3月3日,安徽证监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尹沿技作为华安证券研究所负责人,未能有效规范研究所个别工作人员的执业行为,因此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券商研究业务合规性的重要性。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券商因研究业务违规被监管点名的情况屡见不鲜。根据易董数据,2024年以来,已有6家证券公司及2名从业人员因研报违规收到共计8张罚单。其中,华安证券并非首次因研究业务违规收到监管罚单,在2024年和2023年均曾因此类问题被罚。
合规管理不到位,研究所所长受罚
安徽证监局指出,尹沿技的行为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具体而言,第六条第四项要求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工作人员应严格规范执业行为,防范违法违规行为。然而,尹沿技未能有效履行这一职责。
回顾历史,华安证券曾多次因研究业务违规被监管点名。例如,2024年2月,华安证券因同一份研报分别收到了深交所和安徽证监局的罚单。该研报在上市公司“*ST左江”可能退市风险警示公告发布后,仍推荐买入,被指分析结论依据不充分,未充分揭示投资风险。
此外,2023年5月,安徽证监局还对另一名分析师陈晓因研报违规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这些案例表明,券商研究业务的合规性问题亟待解决。
“双随机”检查后,研报违规现象增多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自2022年开展研究报告“双随机”检查以来,券商因研究业务违规被罚的情况明显增多。易董数据显示,2024年有6家券商因研报披露不规范被罚,而2023年更是高达48张罚单涉及26家券商。
券商研报业务违规的主要问题包括内控制度未及时更新、执行有效性不足、研报制作审慎性不足以及无证展业等。针对这些问题,证监会重申了加强研报信息来源和留痕管理、强化内部控制、规范公开发表言论和客户服务活动管控以及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和内部问责制度等法规规范要求。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