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两会期间,中国经济成为关注焦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2024年GDP突破130万亿元。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DeepSeek公司引领创新。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工作加速,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家信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第一次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作为凝聚共识、提振信心的重要阵地,两会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会议新闻发言人娄勤俭详细回答了中外媒体关于中国经济形势、人工智能、民营经济立法进程、地方政府化债等13个问题。他强调,中国经济在风雨中成长,在考验中壮大,对未来充满信心。

娄勤俭指出,Deepseek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代表了中国科技的创新力量。中国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力量。同时,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提到,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两会”将审议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坚信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

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0万亿元,增长5%,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推动了经济回升。

娄勤俭表示,尽管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面临挑战,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他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激发了经济活力。

此外,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回旋余地。同时,新动能茁壮成长,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更多可能。

在地方政府债务方面,娄勤俭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批准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有效防范了债务风险,保障了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DeepSeek公司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的突破,引起了广泛关注。娄勤俭表示,这代表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崛起,展现了中国的创新性和包容性。他强调,中国将依法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同时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齐向东建议,针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安全问题,要从技术保障、制度保障、成果应用三方面入手,系统提升安全能力。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少谦表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尽快出台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工作备受关注。娄勤俭表示,将认真做好草案修改完善工作,推动法律尽快出台。他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此外,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稳定民营经济预期、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信号。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对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包括完善五险一金缴纳、给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措施等。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关键词:两会经济、中国经济、人工智能、民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