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引导市场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为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注入信心。

中长期资金更倾向于投资具有长期增长潜力和稳定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这一趋势将引导市场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中具有真正投资价值和发展前景的领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中长期资金的长期投资理念对其他投资者产生积极示范效应,推动市场投资文化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转变。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这一表述不仅凸显了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地位,也让投资者对中长期资金入市充满期待,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注入信心。

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在资源配置、企业融资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资本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债券市场,融资额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然而,投资和融资功能失衡、市场波动大、投资者结构待优化等问题依然存在。

在此背景下,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尤为重要。个人投资者占比高、交易行为短期化、情绪化等问题易引发市场大幅波动。而中长期资金具有投资期限长、风险偏好稳定、注重价值投资等特点,以保险资金为例,尽管上限可达25%,但实际投资于权益市场的比例仅为10%,提升空间巨大。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将有效改善资本市场资金结构,减少短期投机行为,增强市场稳定性。

中长期资金入市还能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引导资金流向优质企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中长期资金的长期投资理念将对其他投资者产生示范效应,推动市场投资文化转变,营造健康理性的市场生态。

政策层面已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如六部门印发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明确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入市路径,并提出保险资金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市场的硬性要求。此外,监管部门还通过市值管理指引、鼓励分红回购等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要实现中长期资金大规模和持续性流入,还需进一步打通卡点堵点,完善配套制度。一方面,优化长期资金投资监管模式,放宽入市比例限制,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市场公正性和透明度。同时,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满足不同类型中长期资金的投资需求。

随着政府工作报告政策举措的落地实施,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将加快。增量“长钱”的持续涌入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促进投融资两端平衡发展,发挥市场“稳定器”功能。这不仅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也将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