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同时披露4例罚单,涉及中金公司、国元证券等多家券商及保荐人、会计师。监管处罚核心在于保荐人未勤勉尽责,凸显对资本市场“看门人”失职的零容忍态度。此次密集罚单释放明确信号,交易所审核趋于严格,保荐机构若未勤勉尽责,将面临多重打击。

监管对券商执业质量问题重拳出击,就在刚过去的周五(3月14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同时披露4例罚单,涉及中金公司、国元证券、东北证券、国新证券4家券商及多名保荐人、会计师。监管处罚的核心在于保荐人未勤勉尽责,凸显监管对资本市场“看门人”失职的零容忍态度。

上交所:安芯电子被予以1年内不接受其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相关责任人受罚;国元证券及保荐代表人被通报批评,签字会计师同样受罚。

深交所:科凯电子及相关责任人被书面警示;中金公司及两名保荐代表人同样受罚;信永中和会计所及相关人员也被采取书面警示措施。

北交所:东北证券及相关人员被给予口头警示,要求提交书面承诺;国新证券及相关人员被出具警示函。

在中金公司、国元证券罚单中,两案均反映出保荐机构在执业过程中存在共性问题,如研发与收入核查不严等,导致信息披露失实。此次密集罚单释放明确信号,一是交易所对研发投入、收入真实性、内控有效性的审核趋于严格;二是保荐机构若未勤勉尽责,将面临多重打击。

以中金公司为例,在科凯电子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科凯电子存在研发投入内部控制制度未有效执行、收入确认及采购管理内部控制不规范等问题。中金公司及项目保荐代表人在执业过程中未充分核查,发表的核查意见不准确。

同样,国元证券在为安芯电子发行上市申请提供保荐服务过程中,也未能对异常情况予以充分关注并审慎核查,先后出具的多份核查报告中发表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意见。

监管直指三大共性问题:一是发行人研发内控形同虚设;二是中介机构对收入核查浮于表面;三是程序执行“走过场”。IPO现场检查频频登场,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面临更严考验。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