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券商并购重组业务爆发式增长
AI导读:
2025年一季度,券商并购重组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交易金额达920.95亿元,同比激增432%。头部券商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剧,华泰联合证券独占榜首。此轮热潮源于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需求的双重作用,为券商投行业务开辟新增长极。
2025年一季度,券商并购重组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据统计,1月1日至3月13日,券商担任财务顾问的并购重组交易金额高达920.95亿元,与2024年同期的172.87亿元相比,激增432%,交易数量也从7起大幅增至20起,增幅达185%。
在此期间,头部券商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剧,华泰联合证券以299.6亿元的交易额独占32.53%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榜首,中信证券、中航证券紧随其后,前三强合计占据近八成市场,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合计占据近七成份额。
此轮并购重组业务热潮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需求的双重作用。自2024年起,国家“并购六条”及多地行动方案相继出台,重点扶持新质生产力领域、产业链整合及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在此背景下,券商们纷纷将并购重组视为投行业务转型的破局关键,积极布局,以期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正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新的增长极。
券商财务顾问业务交易金额显著增长
资本市场活力四射,企业并购重组浪潮迭起。据统计,2025年1月1日至3月13日,券商担任财务顾问的并购重组项目交易金额累计达到920.95亿元,同比激增432%,交易数量也从7起跃升至20起,增幅达185%。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更彰显了券商并购重组业务的强劲增长动力。
2025年一季度,券商参与的并购重组交易总金额逼近千亿大关,交易数量也实现大幅增长。这一增长背后,既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也有企业寻求资源整合、提质增效的内在需求。政策与市场双重因素的叠加,推动了券商并购重组业务的快速发展。

头部券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从市场份额来看,行业头部效应愈发显著。华泰联合证券以299.6亿元的交易金额独占鳌头,市场份额达到32.53%;中信证券以248.39亿元的交易额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26.97%;中航证券则以174.39亿元的交易额位列第三,市场份额为18.94%。
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金国际、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合计占据69.43%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同期市场份额第一的国信证券本期未进入榜单,而华泰联合证券则从去年同期的第五名跃升至榜首。此外,中信证券、中航证券等机构精准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

本轮并购重组热潮的核心动力源于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需求。自2024年以来,多地出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链整合及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政策红利叠加企业转型需求,推动并购重组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
政策东风助力,券商加码并购重组布局
券商并购重组业务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推动。自2024年起,并购重组相关政策与改革逐步推进,多个省市纷纷发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为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从国家层面的“并购六条”到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举措,本轮政策的重点聚焦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并购、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以及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等方面。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并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并购方面,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新兴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投入;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方面,政策支持企业加强产业链协同;而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则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并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已将并购重组视为“一流投行建设”的引擎,未来将聚焦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构建“行业+区域+产品”矩阵服务模式并强化“投行+投资+投研”联动机制。国投证券计划通过团队建设及激励机制推动再融资和并购重组业务开拓;兴业证券设立投行并购业务部,鼓励各业务团队积极参与并购业务;国信证券聚焦广东地区优势产业,推进并购基金设立;国元证券加快投行转型,充分发挥“并购中心”作用;东北证券则聚焦交易型投行构建,打造差异化优势。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