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IPO保代涉内幕交易遭重罚
AI导读:
近日,上市公司IPO保代张鑫因内幕交易天瑞仪器股票被处以250万元罚款,引发证券行业关注。张鑫还因财务造假案被处以60万元罚款。投行人员内幕交易案似有增多态势,监管加大惩处力度。
近日,一张内幕交易罚单再次引发证券行业的广泛关注,涉案违规当事人之一竟是上市公司IPO保代张鑫。
安徽证监局近期披露的三张罚单显示,张鑫被处以250万元罚款;张孝阳被没收违法所得195.94万元,并处以391.87万元罚款;姜山被处以80万元罚款。三人均涉内幕交易天瑞仪器股票。

其中,张鑫的身份格外引人关注。天瑞仪器招股书显示,张鑫为天瑞仪器IPO两名保代之一,保荐人主承销商是东方证券。此外,张鑫还是这家上市公司的时任独董。

显然,张鑫遭到了重罚,买卖股票交易571万元、亏损1.28万元,与罚没金额250万元形成鲜明对比。之所以罚款数额巨大,主要与其时任独董身份、以及巨额交易金额有关。内幕交易尽头往往是亏损,这一观点再次得到印证。
张鑫案是监管向市场传递的明确信号,即无论交易盈亏、身份如何,内幕交易必遭严惩。随着法律法规修订、刑责强化及技术监管手段升级,资本市场“零容忍”生态正加速形成。从业者需以案为鉴,严守合规底线。
重罚:亏损1.28万却被罚250万
2023年1月初,天瑞仪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计划出让控制权,独董张鑫推荐了相关公司。
内幕信息敏感期内,由张鑫实际控制使用、决策的“张某军”粤开证券账户交易“天瑞仪器”。张鑫使用“张某军”证券账户买入“天瑞仪器”109.68万股,成交571.21万元,后卖出570.34万元,扣除税费后亏损1.28万元。
相较“亏损1.28万元”而言,250万元罚款显然巨大。张鑫提出申辩意见称,积极配合调查,且并未盈利,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且家庭经济困难,请求减少罚款金额。但安徽证监局并未采纳其申辩意见。
此次罚款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作出。
有观点认为,张鑫之所以遭到重罚,与多个因素有关,一是交易金额巨大,二是身份特殊性,独董本应履行监督职责,但其行为加剧市场信任危机。
公开信息显示,张鑫曾担任过多家上市公司职务,并于2021年5月13日至2023年11月10日期间任天瑞仪器独董。
财务造假案再领60万罚单
除了内幕交易罚单,张鑫还涉及另一桩处罚。
3月18日,ST天瑞(天瑞仪器)公告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依据《证券法》对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作出处罚决定,公司被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时任董事长刘召贵、财务总监吴照兵被给予警告,并分别被处以100万元罚款;时任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主任张鑫被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经查明,ST天瑞披露的2021年年报存虚假记载,构成违法行为。时任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主任张鑫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与两份罚单合计310万元的罚款金额相比,张鑫在天瑞仪器的独立董事津贴合计20.9万元,差距甚远。
投行人员内幕交易案增多
投行人员由于工作关系,通常对上市公司及各方情况十分熟悉,近年来,保代涉内幕交易的罚单似乎有增多态势。
2024年9月13日,证监会披露罚单,光大证券时任投行部负责人赵远军因违规买卖证券和内幕交易“星星科技”两项违法行为,被处以460万元罚款,并执行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内幕交易被市场深恶痛绝,监管更是加大力度惩处。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表示,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交易类犯罪仍然多发。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