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多家券商解析年内关键时点,包括外部风险落地、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变化等。同时,券商们对港股行情、A股风格切换、业绩稳定板块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中信证券:年内还有两个关键时点,关注市场走势与宏观经济

  第一个关键时点是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包括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公布以及“对等关税”的加征方式和范围明朗。科技主题因弱宏观关联和强产业催化,预计将成为4~5月最好的投资方向;增量资金或来自前期高切低回补、仓位回补及港股趋势资金回流。

  第二个关键时点是年中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再次同频。预计二季度美国经济走弱叠加关税压力加大,可能催生中国第四轮总量经济刺激,美国也将推动减税及降息。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步共振上行,有利于解除中国核心资产估值压制,市场将迎来重要风格切换。

  华泰证券:港股行情受基本面支撑,看好AI及创新药发展

  近期MSCI指数中主要境外中资股财报显示,主要科技企业盈利超预期,AI产业发展或持续支撑港股行情。私有部门主导的AI+投资有望进入加速阶段,支撑国内宏观总需求。创新药龙头有望扭亏转盈,提振市场信心。经济数据指向国内基本面积极信号,操作上,维持哑铃配置,关注科技重估、新消费、创新药及高股息通信等板块。

  招商证券:内外部流动性变化影响A股,聚焦业绩稳定板块

  市场正进入攻守转折点,风格分化有望收敛。美国加强长臂管辖与非法干预,供应链安全值得关注。短期A股风格有望再平衡,需聚焦业绩稳定或边际改善、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的板块。全年来看,科技仍是市场主线。

  海通证券:港股定价权逐步转向南向资金,关注消费医药

  外资在港股持股结构中仍占主导,但南向资金边际定价权正提升。南向资金在港股泛消费、红利板块定价权增强,外资在科技、金融板块拥有更大定价权。后续市场震荡波动或增多,重视消费医药、地产板块。

  兴业证券:中国资产重估后续走向需关注业绩兑现

  近期市场波动受海外市场动荡及年报披露窗口临近影响。随着年报一季报披露窗口临近,市场更加关注业绩兑现情况,风险偏好收缩。从日历效应看,3月下旬到4月市场将更看现实。

  长江证券:财报季关注顺周期和科技景气线索

  财报季来临,科技、消费和红马股风格或平衡。科技资本开支加速度成为行情关键。消费受制于地产投资和居民收入回升,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服务或激发潜力。重点关注红马股及食品、锂电、化工、消费电子零部件等。

  平安证券:盈利驱动行情分化,关注AI+及顺周期资产

  市场经历AI浪潮后,资金博弈增强、轮动加快。但政策落地和产业催化将带来基本面持续改善,企业盈利确认将驱动行情分化。关注AI+纵深扩散下有基本面支撑的板块及顺周期优质资产。

  财通证券:年报一季报验证期,看好金融红利和消费红利

  从预期过渡到业绩验证期,关注年报、一季报相对不错的方向。看好金融红利和消费红利,包括券商、股份行、家具、三胎等。中长期AI应用/人形机器人等主线有望继续。

  信达证券:季节性分歧不改牛市趋势,关注居民资金和企业盈利

  近期投资者分歧加大,但预计4月决断只会带来小扰动。牛市核心趋势关注居民资金和企业盈利,这些方面有望进一步改善,季节性扰动可能提供新买点。

  华西证券:理解“回踩行情”,关注内需板块及科技产业

  临近4月,A股面临特朗普“对等关税”压力和企业财报披露期,投资者风险偏好回落,市场向基本面定价回归。指数调整幅度或有限。关注提振消费政策的内需板块和涨价资源品机会,中期看好科技产业趋势下的“新质牛”资产。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