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交所修订并发布了首发及再融资承销细则,旨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主要调整包括给予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优化未盈利企业发行网下限售安排,进行适应性规则修改。

为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上交所近日修订并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两项关键发行承销业务规则,旨在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3月28日晚,这两项新规正式落地,主要聚焦于三大调整:一是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在新股申购及上市公司定增方面获得与公募基金同等的政策待遇;二是针对未盈利企业的发行网下限售安排进行了优化,提高了长期持股投资者的配售比例;三是结合新《公司法》对规则条文进行了适应性修改。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作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制度改革将有效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鼓励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促进“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构建。

上交所表示,将持续研究优化发行承销制度,以促进市场形成良好投融资生态。

银行理财、险资可直接“打新”与参与定增

2025年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参与新股申购及上市公司定增方面给予与公募基金同等的政策待遇。

此次修订旨在进一步打破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和上市公司定增的障碍。具体而言,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被纳入A类优先配售对象范围,可直接参与新股网下发行,并与公募基金享有同等政策待遇。此外,在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方面,规则明确理财公司、保险公司以其管理的2只以上产品认购的,均可视为一个发行对象,优化了定增发行对象数量的认定安排。

理财公司人士表示,随着理财公司业务规模的提升,对股票直投的需求逐渐增加。此次规则调整意味着银行理财无需再通过其他渠道,即可直接参与新股和再融资发行,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投资机会和价值。

优化IPO配售机制,培育“耐心资本”

2024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八条”提出,在科创板试点对未盈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实施更高的锁定比例和更长的锁定期限,以鼓励长期投资。

此次规则修订进一步优化了科创板未盈利企业新股发行的网下配售及限售安排。根据发行规模的不同,适度提高了未盈利企业网下限售比例,并引入了约定限售方式,允许网下投资者根据自身情况和对未盈利企业的了解,选择不同档位的限售比例或限售期。

在报价方面,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可以自主申购不同限售档位的证券。信息披露方面,要求披露剔除最高报价后的不同限售安排的网下投资者剩余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配售方面,则明确限售比例更高、限售期更长的网下投资者将获得不低于其他投资者的配售比例。

机构人士分析称,此次修订有助于打破新股发行中的平均分配格局,鼓励长期持有意愿的投资者参与新股定价,促进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新股上市初期的非理性炒作,提升券商承销定价能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