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重估:科技股与新经济板块成投资焦点
AI导读:
中国资产重估成为投资界热议话题,科技股估值重塑,新兴产业价值攀升。李宗光指出,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是关键。全球资本重新审视中国资产配置价值,新经济领域成资金追捧焦点。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变革,中国资产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这句话的含金量持续攀升。中国资产重估已成为投资界热议的话题,科技创新浪潮下,科技股估值正在重塑,新兴产业价值不断攀升。这些变化深刻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革新。
在《中国经营报》零观财经特别栏目《首席来了》中,本报记者围绕“中国资产重估的投资机遇”这一话题,对话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诚通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宗光。
李宗光指出,中国资产重估的关键在于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和自下而上的产业升级。随着科技产业步入收获期,产业升级空间打开,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相关行业长期估值的信心。
在板块布局上,李宗光表示,全球资本正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特别是政策支持、技术优势明确且成长确定的新经济领域,已成为资金追捧的焦点。投资者应紧跟这一趋势,把握机遇,同时做好风险管理。
中国资产长期投资价值日益显著
《中国经营报》问:如何看待这波中国资产重估的原因?
李宗光答:中国资本市场正经历价值重估,主要由以下因素推动:
一是宏观政策支撑。2024年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后,宏观政策转向,各部门出台稳增长政策。货币政策降息降准,房地产领域调降首付和房贷利率,财政政策推出化债方案。这些政策改善了市场预期,股市成交量激增。
二是科技突破注入新动能。以Deepseek、宇树科技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取得突破,科技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形成“低估值+高成长”组合。科技企业加大资本开支,新一轮产业周期值得期待。
三是民营企业信心提振。民营企业座谈会提振了企业家信心,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加大投入,为经济及行业复苏注入动能。
四是国际环境有利。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上升,美股面临调整风险。中国经济回升,资金更青睐A股和港股等中国资产。
《中国经营报》问:新旧动能转换在这一轮资产重估中起何作用?
李宗光答:资产重估受宏观政策转向和旧动能转换成果影响。政策推动流动性改善和经济预期提振,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出成果,共同推动资产价值重塑。
政策面上,中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及高附加值制造业。产业发展上,科技产业步入收获期,产业升级空间打开,提升了市场对相关行业长期估值的信心。
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变革改善行业盈利预期,对股市中长期表现至关重要。随着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资产长期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看好新经济板块成长性
《中国经营报》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科技创新和消费提振列为重点。科技板块与消费板块分别处于何阶段?
李宗光答:科技板块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25年AI产业、人形机器人行业将迎来重要节点。但需注意,稳定营利模式形成和行业格局固化尚需时间。中长期看好科技板块,但需警惕短期风险。
消费板块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调整末期及复苏初期,消费动能不足。但政策干预可对冲下行风险。整体而言,若无稳增长政策托底,消费板块将面临压力。若有刺激措施,仍存结构性机会。
《中国经营报》问:南向资金主要流入哪些板块?
李宗光答:南向资金对经济预期变化敏感。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周均净流入规模翻倍增长。外资正重新增配中国资产,资金明显向新经济领域集中,如TMT板块、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等。
这种配置偏好与产业政策方向吻合,反映出市场对具有成长性的新经济板块持续看好。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