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企核电资产大整合迎来新进展,国家电投集团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电投产融)获国资委批复,原则同意其重大资产置换及配套融资方案。交易完成后,电投产融将成为国家电投集团核能发电业务的唯一资产整合平台,有望成为A股核电巨头。此次资产重组有助于强化集团核电资产证券化路径、提升核能业务市场竞争力。


央企核电资产大整合迎来关键进展,A股市场即将迎来第三家“国字号”核电巨头,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4月10日,国家电投集团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电投产融)发布公告,称已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原则同意其重大资产置换及配套融资方案。该方案涉及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交易的拟置入资产为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100%股权,拟置出资产为电投产融所持的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差额部分将由电投产融发行股份购买。同时,电投产融还将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据资产评估报告,以2024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电投核能的估值约为571.23亿元。近年来,其核能发电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截至目前,电投核能控股在运、合营在运及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可观,并拥有优良的沿海储备厂址。

交易完成后,电投产融的控股股东将转变为国家核电,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家电投集团,中国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大幅提升,成为第二大股东。此次交易将使电投产融从“能源+金融”双主业转型为专业化核电平台,成为国家电投集团核能发电业务的唯一资产整合平台,并有望跻身A股核电巨头行列。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表示,此次资产重组剥离金融资产、注入核电核心资产,实现了国家电投集团内部资源的战略性整合,有助于强化集团核电资产证券化路径、提升核能业务市场竞争力。同时,引入中国人寿等战略投资者优化了股权结构,为核电产业注入了资本活力和协同发展空间。

自公布重组预案以来,电投产融股价涨幅显著。截至4月10日,其总市值已突破420亿元。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指出,此次交易不仅响应了国资委提高央企资产证券化率的要求,还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了混改新范式,加速能源转型。

此外,国家电投集团还宣布将持续推进资产整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目前,其控股的中国电力、远达环保也正在实施资产重组。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