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公司并购重组频现,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AI导读:
沪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不断涌现,累计发布并购交易557单,重大资产重组和发行股份案例同比增长330%。部分公司通过资产注入、控制权变更、资产剥离等方式化解困难和潜在风险,实现提质增效。大股东增持彰显长期信心,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并购重组作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关键路径,对强化投资者回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的推出,上市公司迎来了更加便捷、包容的政策环境。据统计,“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沪市公司累计披露并购交易557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和发行股份案例69单,同比激增330%。
部分公司因阶段性经营困难,主业发展陷入瓶颈,丧失自我造血能力,面临流动性压力。为此,这些公司通过资产注入、控制权变更、资产剥离等方式,有效化解了困境和潜在风险,显著改善了经营质量。
资产注入:探索业绩增长新动力
格力地产通过资产置换,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并注入盈利能力更强、现金流更优的免税业务,成功转型为以大消费运营为核心的上市公司。此举不仅提升了资产质量,还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股东利益最大化。
统一股份则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引入绍兴国资,对全资子公司统一石化进行增资入股,有效改善了财务状况,增强了持续经营能力。
中路股份在传统自行车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宣布收购并增资境外高端自行车品牌Factor Bikes,持股21.15%,重点布局碳纤维技术及海外销售网络。
控制权变更:激发公司新活力
一些公司通过变更控制权,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太和水通过控制权变更,引入了新的战略资源,为改善经营、推动转型注入了新的力量。
资产剥离:降本增效新策略
部分公司通过购买资产夯实主业,而另一些公司则通过剥离资产实现轻装上阵,进一步聚焦主业经营。大位科技通过出售闲置资产,不仅获得了现金流,还降低了运营成本。
大股东增持:彰显长期信心
一些公司大股东或董监高通过增持股份,表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交大昂立、ST广物、康隆达等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计划的完成,进一步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了投资者情绪。
展望未来,上市公司将继续把握市场和政策机遇,持续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切实提升经营质效、治理质效、信披质效和投资者回报质效,成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