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争端升级,航空业面临新危机
AI导读:
中美贸易争端升级,航空业面临新的危机。美国发起的税务争端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受影响,波音飞机交付充满变数。关税税率大幅提升,中国航司采购成本显著增加,行业生态系统面临负面影响。
尽管在过去数十年中航空业都发挥着高效率工具的作用,但这个蕴藏着强大驱动力的行业也在运行中时时展现出脆弱的一面。遥远大洋中的火山喷发、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电力或计算机系统突发故障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航空业运转受阻,而逐渐远去的新冠疫情至今仍在困扰飞机制造商恢复产能。如今,随着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挑起税务争端,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卷入其中,无论是基于更加开放的政治经济环境构建的航空运输网络,还是以全球工业分工协作为基础的航空制造业体系,都面临新的危机。
太平洋标准时间4月8日,一架全新波音777F货机从西雅图佩恩机场起飞,经过近12个小时、跨越一万多公里的飞行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是波音4月向中国航空公司交付的最新一架飞机,也是自波音恢复向中国交付新飞机以来,加入中国民航机队的数十架新飞机之一。近年来,波音因产品质量及公司管理问题陷入动荡,在中国市场一度陷入僵局。但从2023年开始,波音正逐渐走出颓势,然而随着中美新一轮“贸易战”开启,一切都开始充满变数。
4月11日下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自4月12日起,调整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出口商品进一步征收高达34%的“对等关税”。作为回应,中国政府在4月4日连续发布关税、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多项反制措施。随后几天双方交替“出招”,关税税率层层加码。
长期以来,中国从美国进口大量商用飞机,一方面满足中国民航业快速发展对运力规模和航线网络扩张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平衡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波音在鼎盛时期,每年建造的新飞机中有20%交付给中国客户。中国需要出口八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美国产的商用飞机,一直以来都在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参与全球贸易链条,但依然不可避免地卷入一轮又一轮的贸易争端。汉坤律师事务所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飞机、发动机及航材主要集中在大型商用飞机、公务机、航空发动机及相关航材,涉及波音、通用电气航空航天、普惠、霍尼韦尔等企业。
这些企业除了为外资飞机制造商提供零部件配套外,还与中国本土的航空制造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进口的直升机、飞机和零件总额约为121.67亿美元,其中自美国进口金额约为62.08亿美元,占比超过50%。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正因为在技术上存在‘卡脖子’问题,所以在税收方面对干线飞机以及零配件来说并不算高。
按照4月10日发布的公告相关规定,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申报进口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货物,在现行征税方式、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根据规定,原产于美国的飞机、发动机及航材进口至中国实施“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4月10日之后进口相关产品将面临125%的关税提升。
已经有中国航空公司要求在新关税政策实施的窗口期尽可能多地交付产品,希望将此前计划在下半年交付的产品提前到4月交付,以避免之后可能面临的大幅度成本上涨。但按照目前公开的交付数据来看,在引进波音飞机方面,并没有出现大规模集中交付的情况。一位供职于国内某全波音机队民营航空企业的人士表示,即便是能够赶在新关税执行之前交付一些新飞机,对公司整体运力布局影响也不会太大。但航材备件方面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增加采购。
按照目前公布的进口税率,中国航司采购成本增幅显著。全球最大的航空租赁企业AerCap首席执行官表示,在最坏的情况下,加税可能导致一架波音787飞机价格上涨4000万美元。对中国航司来说,新税率意味着采购波音飞机或美国产航材配件的成本估算将变得毫无意义。贸易战升级对飞机制造商及供应商的影响目前仍难判断,但诸多迹象显示,如果争端持续,对外资和中国本土飞机制造商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
波音首席执行官不久前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鉴于关税带来的费用增加,很难保持飞机价格的竞争力。除了对制造业供应链的影响之外,航空公司日常运营成本也将面临进一步上升的压力,同时商务活动需求下降,对航空旅行需求也会降低。航空制造业诸多复杂因素以贸易争端形式爆发时有发生,最近影响较大的一次就是美国与欧洲之间因波音和空客关于商用飞机制造获得政府补贴而引发的关税战。
正如一位航空制造企业高管所说:“对航空航天业而言,关税问题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非常大的破坏性,对整个行业的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