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关税引发全球汽车产业震荡
AI导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全球所有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对全球汽车产业造成剧烈冲击。跨国车企纷纷采取短期举措应对成本上涨,评估美国关税的潜在影响。此次关税措施可能导致全球汽车产业链出现区域化趋势。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系列贸易举措,包括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基准关税,对贸易逆差最高的60余个国家和地区加征20%至49%不等关税,特别是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攀升至125%,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这一系列举动对全球汽车产业界造成了剧烈冲击,美国对所有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跨国车企股价因此持续震荡。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为应对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跨国车企如大众汽车、奥迪、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等已采取提价、停产、调整产品结构等短期举措。同时,跨国车企正评估美国关税的潜在影响,面临调整在美业务的考验。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旨在促使汽车制造商将生产产能转移至美国,增加本土就业和制造能力。然而,专家指出,由于美国汽车生产依赖进口零部件,市场供给高度依赖进口车,长期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汽车行业陷入孤立状态,导致成本上升和汽车价格上涨。
美国最新关税政策的实施,令全球产业界措手不及,其力度远超市场预估。特别是对所有进口的乘用车、轻型卡车及关键零部件征收25%关税,对日本、韩国、德国、英国车企以及在加拿大、墨西哥生产的美国车企冲击巨大,对中国汽车产业影响相对较小。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市场销售的新车中,仅一半在美国制造,另一半来自进口。中国虽是全球汽车生产大国,但受美国贸易政策影响,直接出口至美国的汽车数量已大幅减少。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将对多国汽车产业造成重击。
面对美国高达25%的汽车关税,跨国车企纷纷启动应急预案,从供应链管理到全球生产、运输、销售网络的调整都在进行中。奥迪、大众等车企暂停向美国经销商发货,重新评估美国业务。同时,部分汽车制造商加快评估在美国建厂的可行性,调整生产线布局。
多位跨国车企发言人或美国业务负责人认为,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将带来高昂且难以预测的成本,吞噬车企经营利润。美国经济咨询公司预测,关税将导致新车价格上涨,二手车价格也随之攀升。关税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空前惨重,无人受益。
此外,此次关税措施可能促使全球汽车产业链出现区域化趋势,各大车企将更多选择以区域为核心重构生产布局,以降低关税冲击风险。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