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等关税”反转,苹果等科技巨头受益
AI导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再次反转,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免除关税。此举有利于缓解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涨价压力,对苹果等科技巨头有利。同时,也显示出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再次发生反转。据央视新闻4月12日消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
海关发布的文件显示,这些产品被排除在“对等关税”之外,4月5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可申请退还已支付的关税。4月13日,商务部表示,这是美方对相关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调整,是其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
自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后,政策不断调整。金融分析师侯赛因·库贝西称,这标志着美政府在关税政策上“180度大转弯”,有利于缓解美消费者面临的涨价压力,对苹果、三星等电子巨头有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建伟指出,此次美方暂停部分产品“对等关税”是其权衡国内经济与全球供应链依赖的战略调整,旨在降低美消费者成本,避免关键技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显示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苹果依赖中国供应链
特朗普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后,苹果股价四日内累计下跌23%,市值蒸发约7731亿美元。苹果的正常运转依赖全球供应链协同,其187家供应商中,44%位于中国大陆及台湾,仅17%位于美国。
若苹果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手机价格预计增长30%-40%,每股盈利将下降15%。此次政策调整意味着美政府在关税政策上态度的转变,截至4月11日收盘,苹果股价上涨4.06%,市值超过英伟达和微软。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供应链存在依赖,尤其在芯片、笔记本、智能手机等产品上。若征收高额关税,将导致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增加消费者负担,对美国国内依赖这些进口产品的产业造成冲击。
尽管苹果开始在印度和越南建厂,但印度工厂良品率比中国低5%-8%,供应链配套率不足30%,且印度和越南也被此次关税风波波及。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将持续加大在华供应链、研发等领域的投入。
据苹果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在苹果五大主要市场,美洲地区营收526.48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大中华区排名第三,收入185.13亿美元。
在宋向清看来,若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苹果及其果链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市场竞争压力也将增大。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价格承压下的选择
豁免对等关税的清单还包括半导体制造设备、通信设备、存储设备等。通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表示,这些是美国必需但自身生产能力较弱的商品,短时间无法找到替代品,自我赦免成为必然选择。
实际上,我国半导体产品对美出口金额并不大。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指出,2024年我国半导体产品对美国出口合计231.41亿元,占出口总金额的不足2%。澜起科技、泰凌微等芯片上市公司也表示,“对等关税”对公司直接影响较小。
美国科技产业高度依赖亚洲供应链。环球通信分析师马波表示,豁免关税才能缓解美国科技企业因供应链中断或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但当前国内高端芯片仍严重依赖进口,需加速补足短板。
马继华表示,半导体等产业应立足于自力更生,突破关键技术,构筑内部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以抵御风险。
近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通知》指出,“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美国的战略焦虑
据玉渊谭天4月13日消息,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正与各方沟通,共同应对美滥施关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略正陷入多重困局,暴露了白宫缺乏系统性规划,更折射出美国在单边主义道路上的战略焦虑。
以智能手机为例,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指出,苹果90%的iPhone仍依赖中国组装,30%的零部件来自亚洲供应商。中美关税冲击正在重塑全球电子制造业格局,中国供应链的韧性在危机中凸显。
包括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在内的部分“果链”企业均表示此次对等关税对企业直接影响较小。立讯精密表示,其国内制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品出口到美国,略有影响。
在宋向清看来,政府应帮助苹果及其果链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和发展。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