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博弈新动向:美债危机与战略调整
AI导读:
美国宣布免除电子产品“对等关税”,中美经贸博弈经历深层次结构性转向。美债市场遭遇流动性危机,收益率疯涨,对美国经济造成冲击。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原产地认证规则紧急通知,展现战略定力和精准施策能力。中美经贸博弈步入深度战略相持阶段。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赵中昊)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4月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美债市场遭遇严重流动性危机,美元、美股、美债三杀是美国最担心且最无法承受的局面。中美经贸博弈正经历深层次的结构性转向,中国已在多维度实现战略突破与格局重塑,这对股市影响深远。
汪毅指出,白宫最新披露的官方内阁会议实录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0日明确表示“寻求与中国达成全面协议以实质性终结贸易紧张态势”。这一表态标志着美方政策立场出现关键性调整,全球经贸秩序重构中的权力博弈正趋于动态平衡。中国通过精准的政策工具组合与战略定力,成功将博弈焦点转向协商共治,为双边经贸关系注入了新变量。
汪毅认为,美国贸易政策目标已初步达成,美财长贝森特表示,与各国达成协议将带来更多贸易政策确定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测算显示,加征关税对美制造业就业岗位拉动效应递减,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推升作用明显。因此,美国不再对难以达成目标的对手强硬对抗。
中美贸易方面,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依存度持续下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美国“精准脱钩”战略效益递减,继续强硬对抗难以获得更多实质性利益。近期美债市场流动性危机加剧,美债收益率疯涨,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进一步增加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
美债收益率的上涨导致美债市场稳定性受挑战,巨额浮亏和保证金压力加剧美债抛售。截至2025年4月13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8%,美债规模已超36万亿美元,利息支出激增。美国面临巨大美债到期压力,若收益率继续失控,可能引发信用危机,导致美元资产信用崩溃。
“美元、美股、美债三杀是美国最担心且最无法承受的局面。”汪毅强调,美债崩盘不仅影响美国政府融资能力,还会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因此,美国不得不做出妥协,暂缓执行相关措施。然而,市场压力持续存在,美债收益率上涨势头未止。
中国方面,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原产地认证规则紧急通知,这一举措在半导体产业链全球化分工中展现出高超政策设计艺术,既保障高端芯片需求与供应链稳定,又差异化约束美本土晶圆厂。此举反映了中国在经贸博弈中的战略定力和精准施策能力。
汪毅认为,当前中美经贸博弈已步入深度战略相持阶段。美方关税政策或现结构性调整,针对特定高科技产业链的豁免机制正在形成。中方反制措施强度提升,采取“不对称反制”策略,构建新型博弈框架。这种战术选择既彰显经济治理体系成熟度,也为后续谈判创造战略主动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