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自强:中国经济稳定性凸显,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资产
AI导读: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当前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凸显中国经济与政策环境的稳定性。中国产业链整合能力全球领先,为投资者提供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窗口。邢自强看好中国先进制造业崛起,强调资产配置需攻守平衡。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日前表示,当前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出中国经济与政策环境的稳定性。无论从工程师供给、产业配套能力,还是规模优势来看,中国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可比替代,这为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资产提供了重要窗口。
近年来,中国资产价格整体波动较大,邢自强指出,这背后涉及地缘政治、科创能力认知以及市场对于低物价循环风险的担忧等三大原因。然而,自去年以来,这三大障碍已逐步消除,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助力经济企稳回升。美国经济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进一步突显了中国经济和政策的相对确定性和稳定性,有效缓解了地缘政治对中国资产折价的风险担忧。
针对近期海外不确定性因素,邢自强坚信,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不会动摇。他强调,综合全球产业链布局、工程师储备及加工环节增值等因素,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独特地位难以被替代。因此,无需担忧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掌控力会减弱,相反,其全球竞争格局正持续强化。若要实现产业链转移,或将耗时长达10至30年,且对跨国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谈及消费市场,邢自强认为,我国服务业消费潜力巨大。自去年9月以来,消费政策多聚焦于有形消费品,未来,服务业消费有望成为推动就业增长的关键领域。市场经济复杂多变,从Deepseek到“六小龙”,再到人形机器人,这些创新均源自下游行业的特定需求。若将消费券补贴等政策拓展至服务业,如娱乐、文化、旅游和出行等领域,不仅能促进就业,还能推动科创行业步入良性循环。
对于2025年资产前景,邢自强表示,“反映中国科创实力的平台经济科技股,以及体现中国改善股东回报、抵御经济下行压力能力的高分红、高红利股票,均彰显了资产配置的智慧——面对大环境挑战,需采取攻守平衡策略。”
邢自强认为今年是结构分化的一年。过去几个月,摩根士丹利上调了对中国权益资产的评级,但强调结构分化:一方面关注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AI上下游等体现中国科创实力的板块;另一方面,在宏观环境尚未打破低物价循环、消费和地产ROE未提升时,注重高分红、高红利的防御性公司。同时,他看好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崛起,如智能汽车、新能源、AI上下游等领域。未来,这些行业将经历整合,头部公司有望凭借创新能力和产能集群优势,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军企业。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