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流港股市场升温,港交所大涨
AI导读:
随着美国市场对中概股“除牌”风险加剧,中概股回流港股市场成为焦点。香港财政司司长指示证监会与港交所备战,确保香港成为首选地。港交所股价大涨,中概股回流方式多样,包括二次上市和双重主要上市。香港IPO市场前景看好。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陈燕青
随着美国市场对中概股“除牌”风险的加剧,中概股回流港股市场的话题再度升温。中国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3日明确表示,已指示证监会与港交所“全速备战”,确保香港成为全球中概股回流的首选上市地。这一消息提振了市场信心,港交所14日股价大涨近7%。
陈茂波强调,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已成为全球资本眼中的安全避风港。他透露,香港已构建了针对海外上市企业的“双重上市”及“第二上市”监管框架,旨在简化流程、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针对全球资本市场的最新变化,陈茂波指出,香港已做好准备,迎接希望回流的中概股,致力于成为它们的首选上市地。同时,港交所将加强在东盟和中东市场的推广,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港上市,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近年来,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面临监管与退市的双重压力。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头部中概股已选择在香港完成第二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如今,中概股回归港股市场的趋势似乎再次增强。
中概股回流港股主要有私有化退市后重新申请港股上市、在香港二次上市、双重主要上市等方式。其中,二次上市流程简便、时间短,且合规要求获多项豁免;而双重主要上市则需满足两个资本市场的所有上市规则。目前,多家中概股已在香港采用这些方式上市。
随着内地企业纷纷赴港上市,中概股回归港股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普华永道预测,到2025年,香港IPO融资额将达到1300亿至1600亿港元,有望成为全球三大IPO市场之一。
据统计,目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超过100家,总市值超过6万亿港元。高盛筛选出27家“符合回流条件”的企业,涵盖电商、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若成功回流,将对香港市场的流动性与估值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深圳一家中资券商海外分析师表示,尽管目前港股市场在交易量方面与美股仍有差距,但出于多方面考虑,部分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选择港股二次上市的可能性较大。长期来看,港股市场有望逐步承接并替代美股的流动性。
德勤研报指出,香港市场在寻求国际融资、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全球化布局的中资企业大中型交易的支撑下继续回暖。市场流动性、成交量和估值均有所改善。一季度香港IPO市场显著反弹,新增一批海外公司上市,助力香港在全球IPO筹资额排名中保持领先地位。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