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本田发布下一代燃料电池,静待氢能春天
AI导读:
丰田和本田近期发布了性能更优、成本更低的下一代燃料电池,均选择优先面向大型商用车、船舶及工厂设施等领域推广。业内专家认为,日本车企不会轻易放弃燃料电池,而是坚持长期战略,等待燃料电池的黄金时期到来。
日本汽车业两大巨头丰田和本田近期相继发布了性能更优、成本更低的下一代燃料电池。面对燃料电池乘用车推广难题,两家公司均选择优先面向大型商用车、船舶及工厂设施等领域推广。
业内专家认为,燃料电池技术是内燃机技术的延伸,其产业链与燃油车互补,因此日本车企不会轻易放弃燃料电池,而是坚持长期战略,发挥产业链优势,静候燃料电池的黄金时期。
丰田汽车公司2月中旬推出了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该系统寿命延长至现有产品的两倍,耐久性媲美内燃机;燃油效率提升1.2倍,续航里程增加约20%;同时,电池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创新大幅降低了成本。丰田计划于2026年后将该系统投放至本国及欧洲、北美、中国等海外市场。
本田技研工业公司紧随其后,也公布了独立研发的下一代燃料电池组件规格。新组件额定功率达150千瓦,成本降至现有型号的一半,寿命提高两倍以上,单位容积输出功率超现有3倍。本田计划于2027财年开始量产新组件。
关于下一代燃料电池的应用,两家公司表示将不仅限于乘用车,还将拓展至商用车、铁道、船舶及固定式蓄电池等领域。
日本瑞穗银行商务解决方案部主任研究员、汽车专家汤进指出,两家公司研发下一代燃料电池旨在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日本政府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燃料电池车是汽车脱碳的理想选择。但目前乘用车上推广燃料电池仍面临挑战,包括高昂的购买和使用成本,以及加氢站数量不足等问题。丰田MIRAI上市十年,累计销量仅约2.7万辆。
汤进认为,即便下一代燃料电池即将上市,也不会立即拉动日本车企增长或对全球汽车产业产生显著影响。燃料电池车市场份额小,基础设施不足,成本高,这些问题未解决,导致产品难以在日本普及,目前对其他新能源车不构成威胁。全球仍以燃油车(含混动)为主,新能源车份额不足10%。因此,此次技术进步对汽车产业未来的影响尚待观察。
汤进表示,氢燃料电池车是好产品,对社会贡献大,丰田和本田持续研发改良。日本车企不放弃燃料电池,因其是内燃机产业链的延伸,与燃油车产业链互补。日本车企在机械工业方面具有传统优势,注重持续改善和创新。
汤进指出,日本企业特点是持续改进,推出1.0版本后会不断推动升级,但前提是项目在运营。丰田和本田选择优先将下一代燃料电池应用于重型卡车等商用车、船舶及工厂储能蓄电池等领域,这与日本政府打造氢能源产业链、推动脱碳社会的计划相符。
汤进总结道,丰田、本田等传统日企坚持长期战略,不追求即时收益,注重产品质量和产业链持续发展。这些日本车企当前致力于技术精进,等待燃料电池的春天。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