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21日,曙光股份、步步高撤销风险警示,日涨跌幅限制提升。今年多家公司通过司法重整、内控整改等路径化解风险,成功“摘星脱帽”。但“摘星脱帽”并不等同于风险完全出清,后续仍需警惕结构性风险残留等难题。

4月21日,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曙光股份”)、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步步高”)股票相继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撤销风险警示后,相关公司股票转出风险警示板交易,日涨跌幅限制由5%提升至10%。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要求全面加强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在此背景下,退市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风险警示公司则通过司法重整、内控整改、经营改善等多元路径化解风险。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4月21日,今年已有5家公司成功“摘星脱帽”,摆脱风险警示标签;2家公司调整风险警示状态,由“*ST”变更为“ST”。同时,13家公司提交撤销风险警示申请,正待审核。

多元路径助力风险化解

今年,资本市场风险出清与企业自救成效显著,5家顺利“摘星脱帽”的公司分别为新疆浩源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新疆浩源”)、苏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天沃科技”)、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汉马科技”)、曙光股份和步步高。

摩登大道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摩登”)和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花王”)年内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暂时化解退市危机,但因存在其他风险事项,仍需后续整改。

深入分析上述5家公司,其风险化解策略各有侧重,司法重整、主业深耕、治理优化等多元路径交织,共同构成资本市场风险出清的生动样本。

例如,汉马科技推进司法重整,引入重整投资人,获得17.65亿元重整投资款,化解债务危机;新疆浩源和曙光股份通过治理优化消除内控缺陷;步步高和天沃科技通过战略调整和业务优化,摆脱财务困境,业绩稳步回升。

曙光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股票自2022年5月6日起被实施风险警示。此后,公司接连触及两项ST情形。为实现风险化解,曙光股份2023年7月完成控制权变动,北京维梓西咨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成为新控股股东。2024年3月,公司通过司法调解解决前期关联交易事项,斩断违规风险链条。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上市公司风险化解手段需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包括强化科技手段应用、完善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跨部门协作、提升市场透明度等。

投资者警惕风险余波

“摘星脱帽”并不等同于风险完全出清。撤销风险警示仅表明企业面临的特定风险得到阶段性化解,并非解决全部问题。

汉马科技2024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38%,扣非净利润为-10.79亿元,亏损幅度大。曙光股份2025年一季度整车销量为388辆,同比下滑55.76%,面临业绩下滑压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上市公司撤销风险警示如“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后续仍需警惕结构性风险残留、治理风险惯性和市场信任重建难题。

“摘星脱帽”后,相关公司需聚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与投资者回报水平,实现稳健长远发展。

田利辉建议,相关企业应提升经营能力,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生产流程,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强化财务管理,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优化债务结构,加强财务风险监测和预警;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治理透明度和规范性。

宋向清称,“摘星脱帽”仅是阶段性胜利,企业需持续提升质量,监管部门完善长效机制,投资者保持理性,共同构建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新生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