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力反制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经济韧性十足
AI导读:
中国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进行了有力反制。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中国拥有强大的底气和韧性。近年来,国内循环建设取得进展,出口竞争力强劲,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但面临挑战,需持续扩大内需。
近期,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中国进行了有力反制。日前,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上证·首席讲坛”发表演讲并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拥有强大的底气和韧性进行反制。近年来,国内循环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出口部门竞争力强劲,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这些都是中国的底气所在。
中美均受“对等关税”冲击
沈建光指出,“对等关税”对特定中国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预期被打乱。关税提升,企业转嫁成本愈发困难。若产品仅中国生产,最终费用可能由美国消费者或企业承担;若美国能找到替代品,中国企业将受重创。
同时,美国现行政策也严重冲击其经济。中国企业作为美国消费市场和供应链的关键供应商,中美“硬脱钩”显著增加美国经济滞胀风险,金融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美元信用受质疑。
当前,美国经济处于周期高点,2024年GDP增长2.8%,股市、债市、通胀及汇率均处高位。沈建光认为,美国经济“高处不胜寒”,面对冲击,财政和货币政策难以平衡;而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巨大,可刺激经济。
中国对美出口额超5200亿美元。受影响企业可转向国内市场。中国市场规模已超美国,如汽车年销量达3100万辆,而美国约1600万辆。同时,“出海”和国际化仍是中国企业必由之路,部分企业在本次关税风暴中已受益于海外布局。
政策与市场同向发力激活内需
沈建光认为,中国反制“对等关税”的底气源于三方面:一是内循环建设进展显著,消费大幅增长,政策储备充足;二是科技创新成果如Deepseek大幅缩减中美人工智能领域差距,回应中美科技脱钩质疑;三是自2018年美国首次对华加征关税以来,中国在全球市场出口份额增加,出口部门竞争力强劲。
去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中国宏观政策全面转向。财政政策担纲稳增长,“大力提振消费”成今年工作首位,政策重心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促消费与惠民生联动。
为支持外贸企业,大型零售及互联网企业助力出口转内销。京东推出2000亿元扶持计划。
沈建光表示,京东发现,出口美国产品品质优良,性价比仍高,特别是下沉市场具有广阔空间。
为中国经济转型争取缓冲时间
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5.4%,超预期。但“对等关税”影响出口,二季度经济运行承压。中国经济面临消费需求不足、物价低迷、地产不稳、民间投资乏力等挑战。
沈建光认为,避免“硬脱钩”可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缓冲。同时,持续扩大内需政策储备必不可少。
他建议: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升居民消费基础;大规模划转国有资本到社保基金,解除消费后顾之忧;加快农村土地改革和城乡一体化,释放消费潜力;宏观层面,货币、财政政策发力,增加国内需求。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