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智驾竞争升级,“车位到车位”功能成新焦点
AI导读:
近日,小鹏汽车推出“车位到车位”功能,标志着车企智驾竞争升级。该功能实现从任意车位出发,经过复杂场景到达另一个车位的全自动驾驶,成为衡量车企智能驾驶能力的重要指标。行业分化为不同实现路线,技术路径也在迭代升级。
近日,小鹏汽车官方宣布,小鹏P7+的“车位到车位”功能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启动先锋智驾团推送,计划于2025年1月底全面推出XOS5.5.0版本。这一功能标志着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已从“全国都能开”迈向“车位到车位、门到门”的全场景体验,而功能的快速全量推送成为新的评价标准。华为、理想、小米、极氪等企业已纷纷加入“车位到车位”的竞赛。
极氪智能科技CMO关海涛指出,2024年智能驾驶的核心在于城市无图NOA,而2025年,E2E、D2D及L3级别自动驾驶将成为焦点。自动驾驶公司同样看重“车位到车位”功能,元戎启行计划在2025年一季度向部分用户推送该功能。
“端到端”技术逐渐成为智能驾驶的主流趋势。该技术引入大模型,增强了智驾系统的适应能力,使其能更精准地应对复杂驾驶场景。车企的竞争焦点也从城区NOA功能的开城数量转向为用户提供优质驾驶体验。“车位到车位”功能展示了智驾系统在全场景下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2024年4月,华为车BU发布采用“端到端”架构的ADS 3.0,并提出“车位到车位”概念。此后,小米、极氪、特斯拉等企业纷纷跟进。该功能实现从任意车位出发,经过复杂场景,最终到达另一个车位的全程自动驾驶,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向精准使用价值转变。
各车企对“车位到车位”功能的理解和实现方式存在差异。理想汽车强调其“端到端”大模型下系统可自主通行ETC;小鹏汽车注重智驾应对复杂路况的连贯性,实现全程无接管。该功能包括全场景覆盖、应对复杂路况和连接泊车等核心能力。
行业在实现“车位到车位”功能上分化为几种路线:一是以理想汽车为代表,采用“VPA+NOA+VPA”技术路径;另一种是以特斯拉、小鹏为代表,用一套模式打通全场景。智驾技术已成为车企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2024年标志着“端到端”技术1.0阶段,2025年则迈入2.0阶段,专注于多模态融合感知。在2.0阶段,“车位到车位”功能成为衡量端到端性能的关键指标。行业主要分为一段式和两段式流派,技术路径也开始从“端到端+VLM”向“VAL”模型迭代。
VAL模型融合了视觉、语言和动作,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元戎启行等自动驾驶公司已开始采用。面对复杂场景,VAL模型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能力和适应性。
自动驾驶技术正处于迈向L3级的转折点,市场逐步将技术突破推向C端。车企通过不同技术表达智驾能力,智驾技术不仅关乎车辆安全性和驾驶体验,还直接影响车企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