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汽通用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发布“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目标盈利。未来12个月将推出6款基于新架构的新能源车型,并计划到2027年新能源产品销量占比达到60%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植文上海报道

16天前,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副总经理薛海涛和股东双方召开了一次董事会。彼时,别克品牌实施的“一口价”策略已见成效。会上,卢晓和薛海涛向股东们汇报称,“一季度,上汽通用汽车终端销量达到12.9万辆、经营利润连续两个季度为正”。卢晓在后来的采访中介绍,这完全符合、甚至超出股东们原来的预期。

而过去两年,上汽通用追求更多的是销量,很难维持量利平衡。卢晓表示,如今公司更加着重盈利性。

“一口价”是卢、薛二人履新后的关键举措。收获成效后,外界一边效仿,一边期待别克的新动作。4月21日晚,别克终于亮出新打法,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发布“逍遥”超级融合架构。

“至境”指向高端市场,目标盈利。卢晓说,过去别克的新能源车业务亏本,如今不会再做亏本生意。

新品牌要想实现盈利并不容易,特斯拉花了17年,理想花了8年。但与从零起步的新势力不同,“至境”的诞生基于上汽通用28年的企业综合体系资源。薛海涛介绍,“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继承了通用的基因以及泛亚技术中心的核心能力。

按照规划,未来12个月,别克将推出6款基于“逍遥”架构的新能源车型。到2026年,上汽通用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占比将达到50%以上,2027年甚至达到60%。同时,上汽通用不会放弃燃油车市场,预计2027年燃油车市场份额至少还有25%以上。

过往28年,别克在中国市场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1998年,别克首款国产车型“别克新世纪”下线,这是中国首款国产中高档轿车。2016年,别克在华年销量突破123万辆,跻身中国汽车销量前三。但近年来,别克遭遇了新能源时代的大考验。

卢晓表示,2023年别克推出了15款产品,发布了奥特能1.0平台,但由于各种原因,产品定义和客户价值实现未能同频共振。此次推出新品牌“至境”,搭载新架构、推出新产品,进化研发体系流程,以新姿态发起反攻。

“新”在架构,卢晓回归熟悉的战场。除了“一口价”策略,他还进行了更底层的研发体系调整——整合技术架构。过去,别克有多个核心架构,导致用户体验不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汽通用成立“软件及数字化中心”,融合不同架构。

融合架构是提升用户体验、效率和节约成本的好方法。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曾推出“扶摇”架构,缩短新车型研发周期,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率。

2014年以前,通用汽车的小型车研发“各自为战”。为解决研发投入大、回报率低的问题,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决定在中国进行新一代全球车的设计和开发,由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主导。

Gem架构平台项目是中国第一次主导且为全球化开发的架构平台项目,提前完成并为公司带来显著产值和利润。进入新能源时代,上汽通用推出奥特能平台,但初期产出比低。卢晓上任后发现问题,逍遥架构应运而生。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将“逍遥”架构视为“重磅武器”,可实现多种车身结构形式和能源驱动形式的兼容,并融合电子电气架构。未来12个月,6款基于“逍遥”架构的别克新能源车型将推向市场。

产品定义上,别克有自己的坚持。薛海涛表示,别克成本高是因为做了大量安全冗余。电池安全在内部设计上有“一票否决权”。别克在奥特能平台诞生之初就设定了远超国标要求的电池热失控标准。

为了追赶新势力智驾智舱的水平,别克与Momenta合作,部署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别克还加强了组织体系进化,学习华为、理想等企业的做法,改进产品开发流程和决策机制。

过去五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骤降。上汽通用想打破魔咒,通过一系列调整焕发新活力。卢晓认为,上汽通用在28岁的年纪要焕发新的青春。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