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小券商投行业务持续承压,西部证券等投行利润率连年下滑,IPO项目数量锐减。未来,中小券商需转型精品投行,并购重组业务或成突围方向。投行高利润率时代已成过去,头部券商下沉挤占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实习生张长荣北京报道

  中小券商投行业务持续承压,面临严峻挑战。

  据年报显示,近五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排名行业第20-35位的中部券商西部证券,其投行利润率为-11.03%,显露行业困境。

  自2021年起,西部证券投行利润率连年下滑,背后原因是IPO保荐项目数量的持续减少。2020年至2021年,西部证券每年保荐上市项目多达七个,而2024年则未有项目成功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证券投行利润率转负并非孤例。在营业收入相近的中部券商中,投行利润率亏损的情况并不罕见。2024年报显示,方正证券、东兴证券、国元证券、华安证券等多家券商投行利润率均为负值。

  中小券商需正视投行利润率亏损或成长期现象。多位投行高管指出,头部投行业务下沉已成现实,中小投行生存空间持续被压缩。预计未来国内综合型投行数量将显著减少。

  中小券商投行何去何从?受访投行高管认为,摆脱被合并或取缔命运的关键在于转型精品投行,根据券商特色与股东背景确定转型方向。

  同时,并购重组市场业务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中小券商投行可广揽并购重组人才,从该业务中寻找突破口。

  投行利润率普遍下滑

  伴随新股IPO数量锐减,投行利润率普遍显著下降。头部券商投行利润率由之前的30%乃至40%以上,降至2024年的15%左右,不少中小券商投行利润率更是转为负值。

  西部证券2024年投行利润率为-11.03%,较2023年下降18.84个百分点,连续四年下滑。2020年时,其投行利润率尚为28.91%,至2023年已缩水至7.81%。

  投行项目数量减少是利润率下滑的主要原因。以IPO业务为例,2020年西部证券保荐7家企业上市,而2024年则未有IPO项目成功上市。

  此外,西部证券投行定增、配股等其他股权业务也未见突破。2024年全年仅完成一单股权业务和一个并购重组项目。

  未来综合型投行数量或减少

  投行利润率转负的中小券商并不罕见。在已披露2024年报的近50家券商中,与西部证券营业收入排名相近的证券公司中,投行利润率为负者并不少见。

  例如,2024年营业收入77.18亿元的方正证券,其投行业务利润亏损高达5.93亿元。即使剔除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因素,其投行利润仍为负值。

  国元证券和东兴证券也面临类似困境。2024年,国元证券投行业务利润亏损0.82亿元,投行业务利润率-50.44%;东兴证券投行利润亏损0.67亿元,投行利润率-43.70%。

  投行高管及资深保代认为,中小券商投行需直面现实:投行业务高利润率、投行从业者高收入时代已成过去。未来IPO节奏即使提速,也难以重回昔日辉煌时代。同时,“巨无霸”项目难寻,头部券商下沉挤占中小券商市场,中小券商投行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转型精品投行成现实之选

  中小券商投行该何去何从?受访投行高管及保代建议转型精品投行,根据股东背景、券商特色等进行调整。如AMC券商可聚焦不良资产处置等业务;具有军工背景的券商投行可围绕军工链条展业;央企券商投行可从服务集团发展中寻找机会。

  并购重组业务也被视为值得突围的方向。国内并购重组市场尚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存在很大业务增量空间。同时,相较于IPO业务,并购重组业务对投行专业能力的考验更大,中小券商需挖掘优秀并购重组人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