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专精特新”专板正式亮相,为专板企业构建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的企业培育孵化体系。截至目前,已有301家企业入板,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80.73%。深圳股交还与宝安区企业服务中心合作建设了区级示范基地,并与全国股转公司签署“绿色通道”合作协议,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4月27日举办的“开放前海、创新前海、活力前海”成果发布活动上,深圳“专精特新”专板(简称“专板”)正式亮相,标志着深圳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4年12月,深圳股交成功入选证监会“专精特新专板”名单。此后,深圳股交通过基础服务、综合金融、上市培育等全方位服务,为专板企业构建了完备的企业培育孵化体系。截至目前,深圳“专精特新”专板已吸引301家企业入板,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高达80.7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17.6%,投后企业占比37.87%。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高技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生物与医药等前沿领域。

在金融服务方面,银行业机构为86家专板企业提供了合计14.87亿元的授信支持;在基础服务领域,65家专板企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此外,深圳股交与宝安区企业服务中心合作,在宝安区建设了首个区级“专精特新”专板示范基地,已吸引142家企业入板,其中42家企业通过专板定制的银行信贷产品获得9.69亿元授信。

尤为重要的是,今年1月8日,深圳股交与全国股转公司签署了“绿色通道”合作协议,标志着三四板制度衔接在深圳的成功落地。深圳股交表示,将继续通过制度创新、工具创新、审核智能化等措施,为入板企业提供更便捷的“绿色通道”申报服务。同时,深圳股交正与沪深交易所探索构建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机制,旨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