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上海开幕,吸引近1000家企业参展。然而,多家车企缺席本届车展,包括韩系车、法系车领衔的多个品牌,引发业界深思。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淘汰赛阶段,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

4月23日,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在上海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百余款新车在展会期间首发亮相。

上汽集团、江汽集团、福特、沃尔沃、丰田、长城、雷克萨斯、本田、蔚来、理想汽车、零跑汽车、极氪、阿维塔科技、智己汽车等众多车企悉数亮相车展,展示最新车型及企业新规划、新技术。

作为国内A级车展,上海车展一贯是车企展示实力和形象的重要窗口。除了新车发布,车企间的沟通与合作也成为展会亮点。然而,多家车企缺席本届车展,包括韩系车、法系车领衔的多个品牌,如悦达起亚、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等,以及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等超豪华品牌。

汽车分析师指出,韩系车缺席并不意外,其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中受到自主品牌冲击,市场地位边缘化。法系车情况类似,都缺乏切实有效的改变。同时,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跟不上市场节奏的车企面临被淘汰、兼并或重组的风险。

2025上海车展见证行业淘汰赛加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新能源汽车增长更为迅猛。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车展作为全球汽车行业风向标,吸引了广泛关注。但今年众多车企缺席,引发业界深思。

韩系车正处在战略观望或调整阶段,中国市场占比有限,但产能庞大。处理产能的策略之一是出口,因此参加上海车展的意义不大。法系车则更倾向于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面向欧洲市场的小型电动车。

参展意味着巨大成本,车企更加冷静理性。对于经营困难的车企,如哪吒汽车、极越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缺席车展或成必然。这些新势力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如不能维持爆款制造能力,将面临多重打击。

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淘汰赛阶段,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只有综合实力强的车企才能立足。技术与市场偏好快速迭代,留给二、三线品牌的生存空间将逐步缩小。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