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参展,规模再创新高。新能源汽车占比超七成,动力电池及充换电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智能化成为另一大亮点,多家企业发布全新解决方案。跨国车企加速转型,主动拥抱中国创新力量与供应链。

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本届车展吸引了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彰显出全球汽车消费核心市场转向中国的趋势。

参展车辆总数约1300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七成,全面展示了世界汽车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突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消费的核心市场。

电动化补能再提速

在汽车电动化变革中,动力电池及充换电技术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本届上海车展发布的新型动力电池、超快充和换电技术不仅缓解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补能焦虑,还引领了产业创新发展。宁德时代发布3款新品,钠电体系的突破有望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推动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

蔚来、宁德时代加速换电布局,推出支持快充和换电的新车型和解决方案,提升补能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极氪和华为也展示了超充技术,补能效率大幅提升,标志着电动汽车补能技术的又一重要进步。

智能化加绑“安全带”

智能化成为本届上海车展的另一大亮点。东风汽车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开放的整车操作系统。华为发布全新解决方案,提升自动驾驶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吉利、长安汽车等企业在发布智能化战略时,均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安全监管是智驾和智能化发展的底线,相关部门需尽快出台相关标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华为车BU联合多家车企共同发布安全智能驾驶倡议,明确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长远发展。

跨国车企加速转型

面对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跨国车企加速转型。宝马、奔驰、大众等纷纷亮相,展示创新技术和车型。宝马集团携3款新世代概念车亮相,带来突破性技术,定义未来豪华出行。

奔驰展示全新纯电车型,别克发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规划多款新能源汽车,展现出从“油改电”到彻底重构的决心。

跨国车企主动拥抱中国创新力量与供应链,实现从“技术引进”向“技术输出”的角色反转。宝马、奔驰等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加快构建汽车生态系统,以客户为中心创造价值。

上海车展首次设立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科技公司及供应链参展企业数量增多,标志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时代科技与汽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加速。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