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苹果微软达成年度搜索合作协议,直接冲击谷歌,AI搜索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同时,Visa、PayPal等支付巨头押注智能体支付,引发广泛争议。此外,美国四大科技巨头就中美AI竞争发表意见,苹果再次上诉要求暂停App外链收费禁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俊北京报道

  每周,“合规周报”会盘点最近一周国外人工智能、科技竞争、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动态。上周,科技界最引人注目的新闻无疑是苹果微软达成年度搜索合作协议,直接冲击了谷歌,市场普遍认为这标志着谷歌主导的搜索时代正在走向终结,AI搜索正在成为新的王者。此外,Visa、PayPal、Mastercard等支付巨头纷纷押注智能体支付,引发了关于AI代劳支付的广泛争议。支付交易作为AI智能体最敏感的场景之一,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备受关注。

  5月7日,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Eddy Cue宣布,苹果和微软已达成年度搜索合作协议。这一合作背后有几个关键点:首先,苹果此前每年从谷歌获得约200亿美元的收益,将谷歌设为默认搜索引擎。然而,随着美国司法部对谷歌母公司Alphabet提起反垄断诉讼,这一合作关系可能面临挑战。其次,Eddy Cue在作证时透露,Safari浏览器的搜索量在今年4月首次下降,他归因于用户转向AI搜索。据透露,苹果正在积极考虑对Safari进行重大改版,重点转向AI驱动的搜索引擎,这可能终结与谷歌的长期合作。谷歌市值因此受到冲击,盘中一度暴跌超9%,最终收跌近7.3%。

  AI搜索的兴起不仅影响了谷歌,也吸引了众多科技公司的加入。OpenAI推出了ChatGPT搜索功能,谷歌则为其Gemini AI平台推出了基于搜索引擎的实时搜索功能。国内科技公司如腾讯、360、小红书等也在积极布局AI搜索,试图在这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联想近日发布了超级智能体——天禧,搭载在最新发布的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上,并计划加速将其嵌入所有AI设备。天禧具有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三大核心功能,旨在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服务。在发布会上,联想展示了天禧智能体的功能构想,如调用多个App的能力帮助用户安排日程和预约出租车等。

  在支付领域,Visa、PayPal、Mastercard等巨头纷纷入局智能体支付。这些AI智能体将根据用户的偏好、需求、消费记录等信息自主决策并下单支付。然而,目前大部分AI智能体在支付方面仍面临技术限制和安全考量等问题。

  此外,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近日赴国会山就中美AI竞争发表意见。他们警告称,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可能使美国科技企业在竞争中失去市场优势。同时,小红书与淘宝天猫达成战略合作,打通了小红书种草到淘宝消费的转化链路。

  苹果公司在被禁对App外链收费后,再次向法院上诉要求暂停相关禁令。这一事件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