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12风阻系数风波落幕,双方均未造假引发行业思考
AI导读:
阿维塔12“风阻系数造假”风波持续两周后,科技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发布道歉视频,承认未经实测确认错误指控。双方测试条件不同导致结果各异,均未造假。此次风波暴露出风阻系数测试的复杂性,引发行业对测试标准和宣传方式的思考。
持续了两周的阿维塔12“风阻系数造假”风波,终于尘埃落定。
昨日(5月12日),科技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发布道歉视频,承认自己未经实测确认,错误指控阿维塔12风阻系数与20年前燃油车相当,引发广泛误解。此前,该博主在天津中汽研中心测出的阿维塔12风阻系数为0.28Cd,与阿维塔官方宣传的0.21Cd不符。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该视频,进一步加剧了风波。
阿维塔官方迅速回应,悬赏500万元打击黑公关,并紧急开启风洞测试直播,测得风阻系数约为0.217,与官宣相符。但“苏黎世贝勒爷”坚持认为阿维塔测试用的是“原型车”,拒绝接受结果。
5月12日,阿维塔科技法务部向“苏黎世贝勒爷”发律师函,要求其删除不实言论并公开道歉。傍晚,“苏黎世贝勒爷”拍摄道歉视频,但仍暗示阿维塔测试非量产车。双方各执一词,暴露出风阻系数测试的复杂性。
测试条件不同,结果各异
结论:双方均未造假。
阿维塔官宣的风阻系数“0.217”在特定测试条件下(电子外后视镜、空悬版本、低风阻轮毂)为真,而“苏黎世贝勒爷”测出的“0.281”在另一条件下(普通后视镜、非空悬版本、运动轮毂)同样为真。
风阻系数是衡量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阻力的关键参数,对汽车续航至关重要。因此,车企会采取多种设计降低风阻,如电子外后视镜、空气悬架、低风阻轮毂等。
阿维塔与“苏黎世贝勒爷”的测试差异主要在于这些配置。电子外后视镜相比传统后视镜,风阻系数可降低0.018Cd;空气悬架可使风阻系数降低0.007Cd;低风阻轮毂也能有效降低风阻。
然而,“苏黎世贝勒爷”的测试车型更符合阿维塔官宣的“工况四”,风阻系数在0.2508Cd左右。他也曾表示,阿维塔官方测试的风洞与他测试的风洞在成绩上存在优势差异。
双方均有不严谨之处
“苏黎世贝勒爷”在道歉时仍认为阿维塔测试的是“原型车”,但阿维塔明确表示测试使用的是量产车。此外,“苏黎世贝勒爷”的测试车型为工况四版本,而工况一二版本的阿维塔12同样是量产的,但价格更高。
阿维塔方面也存在不足,直播时选用的低风阻轮毂消费者无法选配,直到风波后才上架,有自圆其说之嫌。
风阻系数测试乱象丛生
阿维塔此次风波的最大意义在于,向消费者科普了不同工况下风阻系数的差异。目前国内风洞测试没有行标、国标,仅有一份团体标准,导致测试乱象丛生。
车企为追求低风阻系数,采取多种“作弊”手段,如改变车身倾角、封闭轮辋、封闭前进气格栅等。消费者无法二次验证,且风洞测试费用高昂,引发商战质疑。
此外,风洞机构只对送测车负责,无法验证送测车与量产车的一致性。国内风洞实验室数量有限,且背景各异,车企更青睐重庆风洞,因其气候条件有利于降低风阻系数。
风阻系数测试需与国际标准对齐
国际主流风洞中心采用SAE标准,确保测试公平性。国内风阻系数测试要想获得权威性,需与国际标准对齐,由团标上升为国标。
车企过度宣传风阻系数,忽视用户真实痛点,如冬季续航缩水等。同时,为降低风阻系数付出极高研发成本,导致汽车造型趋同,甚至牺牲用户体验和安全。
结语
风阻系数作为衡量汽车气动效率的关键参数,对续航有重要影响。但车企在追求低风阻系数的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宣传和舍本逐末,确保用户体验和安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