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等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稳定资本市场的举措,给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在为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全球资本对中国股票的再配置趋势可能进一步推动资金流入。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近期,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等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稳定资本市场的举措。这些稳市场的政策“组合拳”正在给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不断提升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为投资者带来更稳定的环境。

  稳股市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稍早之前,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宣布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举措,其中包括优化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一系列稳定资本市场的政策。这些政策共同构成了稳定资本市场的“组合拳”。

  “简单来说,我们有靠谱的经济发展、靠谱的宏观政策、靠谱的制度保障,这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为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这些确定性因素对于提升市场信心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期一系列稳定资本市场的政策“组合拳”,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确定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升投资者信心。

  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金融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支持态度明显加强。一是坚定稳市场,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并与央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相配合共同稳股市。二是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具体包括印发并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等。总体看,金融监管部门传递出积极信号,政策节奏靠前,注重正向引导预期。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与之前的金融政策相比,本次与股市相关的表述明显定调更高、底气更足、信心更强。底气和信心既来自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来自前期稳市政策发力带来的成效。今年以来,A股逐渐摆脱悲观预期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科技叙事”的逻辑下表现较为强势,顶住了外部动荡局势带来的压力。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将从各自专责领域推出更多政策,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的核心思路是“做好自己的事”、固本培元。

  改革深化,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确定性

  除了上述一系列稳市场的举措之外,资本市场的改革也正在为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吴清提到,将尽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同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从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来看,市场的确定性主要来源于连续、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健全的市场机制;公正有效的监管制度以及便捷有效的投资者保护机制。未来需要完善差异化上市制度,加强上市公司治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则表示,资本市场的确定性源于政策连贯性、制度透明性与资金长期性。提升市场可投资性与吸引力的改革路径是推动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完善退市机制与分红制度,优化市场结构与工具创新。

  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攀升

  宏观基本面的韧性、稳市场“组合拳”的推出以及显著的估值优势,正在不断提升中国资产对于全球资本的吸引力。近期,不少国际投行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特别是股票资产价格的乐观态度。

  瑞银证券预计,今年A股盈利将呈逐季回升态势。考虑到目前A股市场较全球新兴市场仍大幅折价,全球资金或呈现持续净流入态势。该机构还指出,4月7日起各类A股ETF的成交额开始放大。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在5月7日均再次表态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实施对股票市场ETF的增持。

  野村则将中国股票评级大幅上调至“战术性超配”,表示A股市场具备更强的防御性和政策支撑。全球资本对中国股票的再配置趋势可能进一步推动资金流入。

  实际上,从全球主要市场估值对比来看,A股市场具备显著的估值优势。华西证券研究显示,截至5月10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的PE分别为14.50倍、25.12倍和30.53倍,均低于历史中位数,相比之下,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PE均显著高于自2010年以来的历史中位数。

  “在全球市场面临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环境下,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在持续提升。”吴清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