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部分长期受破净问题困扰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推出估值提升计划,旨在增强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并向市场传递其投资价值。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7家公司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另有超过50家公司披露了市值管理制度。高质量并购重组、分红回购等举措成为提升投资价值的重要途径。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载体,对稳定资本市场具有重要作用。近期,部分长期受破净困扰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推出了估值提升计划,旨在增强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并向市场传递其投资价值,以提升投资者信心。

  破净,即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在基建、钢铁、银行等行业较为常见。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12月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并解决长期破净问题,将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指导相关公司制定并披露估值提升计划。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7家破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另有超过50家公司披露了市值管理制度。多数央企已完成市值管理专班的组建,相关工作机制已初步建立。

  夯实价值创造根基,是这些公司的共同目标。中国电建总经理王斌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围绕《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价值传递”三大环节,系统性推进市值管理举措。

  在已披露的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中,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经营能力被放在首位。以基建类央企为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提升价值的关键。中国电建计划超前谋划新领域,重点培育发展深远海风电、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部分破净央企如钢企,将成本压降视为重点。新钢股份表示,将持续强化算账经营,对效益差的生产线进行控产,确保高效益生产线满负荷生产。

  此外,高质量并购重组也是优化业务布局、提升投资价值的重要途径。宝钢股份计划将产能规模提升至8000万吨以上,以巩固市场地位。中国交建则计划加大子公司主业专业化整合力度,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整合优质资产。

  在回报机制方面,分红、增持和回购成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提高投资者回报的重要工具。大秦铁路自上市以来连续18年不间断现金分红,计划进一步提升分红水平。招商港口、上海能源等也计划提升分红力度。

  在今年4月的增持回购潮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发挥了带头作用,拟实施的增持回购规模已超过300亿元。这表明多数央企已针对资本市场波动建立了高效的工作流程与响应机制。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