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化学60亿重组方案遭中小股东否决
AI导读:
华峰化学60亿元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因中小股东对高溢价收购和关联交易的质疑而失败。此次重组旨在购买两家子公司100%股权,但中小股东权利意识觉醒,选择了用脚投票。公司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重组失败反映了市场对公平交易的严格要求。
华峰化学(002064)60亿元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因未获得中小股东认可,最终以失败告终。此次重组旨在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和浙江华峰热塑性聚氨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各100%股权,但因相关议案未获股东大会2/3以上有效表决权而通过失败。
5月14日,华峰化学公告了这一决定。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副教授牛建波指出,这反映了中小股东权利意识的觉醒与积极行权,也体现了市场对交易公平性和透明度要求的提升。中小股东对高溢价收购和关联交易存疑,选择了“用脚投票”。

2024年10月29日,华峰化学首次公告了此次重组计划,拟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华峰集团及其关联方持有的两家子公司100%股权。由于涉及关联交易,该交易引发了广泛关注。4月12日,公司披露重组报告书草案,显示交易价格合计为60亿元。

然而,中小股东对收购标的的高增值率表示质疑。据草案,华峰合成树脂和华峰热塑的评估价值分别增值了506.96%和478.49%。此外,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在增长,分别高达75.75%和85.21%,面临较大债务压力。同时,两家公司在2024年大额分红,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关联交易的质疑。

牛建波认为,高溢价收购关联资产容易引发市场对交易公允性的质疑,增加并购方案通过股东大会的难度。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中小股东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高溢价更容易被解读为大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侵害中小股东权益。此次并购终止,也反映了市场对公平交易的严格要求。

华峰化学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减少。尽管公司表示此次收购将实现产业链整合延伸,形成良好协同发展效应,但中小股东对此并不买账。目前,公司已将相关承诺履行期限延期至2026年12月,并表示将继续积极推动股权注入工作。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