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ESG信披率创历史新高,金融业领跑,中小企业面临挑战
AI导读:
今年A股ESG信披季已结束,信披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达45.72%。金融业持续领跑,但中小企业在ESG合规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信披能力欠缺和转型压力等。
今年A股ESG信披季已圆满落幕。Wind数据显示,A股ESG信披率连续三年稳步攀升,今年更是创历史新高,截至4月30日,信披率已达到45.72%。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A股市场中,银行业的ESG信披率稳居榜首,连续多年实现100%披露,非银金融业紧随其后,信披率已逼近90%。此外,钢铁、煤炭、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高排放行业的信披率也均突破60%,相比上一年度有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上市公司已被交易所纳入ESG强制信披名单,但仍有25家公司未按时披露ESG报告。随着强制信披季的临近,这些公司面临紧迫的披露要求。
多名受访者表示,我国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便成功构建了完善的可持续信披体系,得益于“央企示范、上市公司引领、中小企业跟进”的梯度推进策略。然而,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地,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信披内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等。
金融业持续领跑ESG信披
与往年相比,今年A股公司的ESG报告披露率显著提升。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来,A股ESG报告披露率从36.96%跃升至45.72%,这45.72%的上市公司总市值占A股的82%。金融业持续领跑A股ESG信披,其中银行业连续多年保持100%披露率,非银金融业信披率也高达84.5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制图,下同。数据来源:wind)
中诚信国际执行副总裁薛东阳指出,不仅银行业连续多年实现报告100%披露,其余如钢铁、煤炭、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行业信披率也均超过60%,较上一年度有所增长。总体来看,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水平正在稳步提升。
近年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证监会以及财政部等部委相继发布了多项关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信息披露的管理办法及准则,为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创始人刘春蕾表示,北交所、上交所和深交所中,已有超过60%的已披露ESG报告上市公司声明采用了相关指引。

绿色金融60人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张俊杰指出,82%的市值占比意味着ESG理念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头部企业已将ESG融入战略管理。
MSCI亚太区可持续与气候研究部主管王晓书表示,交易所的ESG信披要求主要针对规模较大的上市企业,并设置了更严格的规定。过去几年,大中型企业的披露率已显著提升。
我国企业ESG信披正在从“自愿信披”向“强制信披”过渡。截至4月30日,纳入交易所ESG强制信披名单的457家上市公司中,已有432家披露了2024年ESG报告,信披率高达94.53%。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行业已完成100%的ESG报告披露,但仍有部分行业信披率尚未达到100%,这些行业正面临紧迫的披露要求。
薛东阳表示,今年ESG报告整体披露结构更加清晰、逻辑更为规范,在披露内容的深度与实质性方面也有了明显提升。然而,张俊杰指出,企业可持续信披质量仍待提升,完整性不足和有效性欠缺是当前两大痛点。
中小企业在ESG合规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艾瑞咨询研究院报告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碳排放占工业领域碳排放的46%,因此中小企业减排同样重要。然而,目前中小企业的ESG信披能力仍然欠缺,需要简易化、模块化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我国ESG政策正循序渐进地推进,各文件均强调“不给企业造成过多负担”。例如,三大交易所的《指引》和《指南》就规定了“平等对待中小企业”,并避免增加上市公司披露负担。
安永大中华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菁表示,准则在制定和实施上分开进行,技术要求对标国际标准,但在实施路径上“分步走”,初期允许企业自愿执行,未来再根据行业特性和企业成熟度逐步明确强制范围与时间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