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生鲜供应链安全亮红灯,高速开店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AI导读:
盒马生鲜作为新零售标杆企业,产品两次被抽检不合格,凸显了其在食品供应链管理上的安全隐患。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盒马销售的保洁无抗鲜鸡蛋和即食绿心猕猴桃均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同时,盒马在高速开店的过程中,如何保障食品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在日常生活中日渐普及,它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吸引外界的目光。近日,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青岛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销售的保洁无抗鲜鸡蛋,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抽检也发现,盒马销售的即食绿心猕猴桃氯吡脲含量超标。生鲜水果作为一日三餐所需,其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公众健康,盒马作为新零售标杆企业,产品两次被抽检不合格,凸显了其在食品供应链管理上的安全隐患。
生鲜供应链安全亮红灯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规定,地美硝唑不得在鸡蛋中检出,甲氧苄啶在鸡蛋中的残留限量也有明确规定,但盒马销售的鸡蛋中却检测出了超出限量的残留。同时,猕猴桃中的氯吡脲残留也超过了国家标准。这一反转引发公众关注,健康考虑购买的食物反而不健康。
盒马方面尚未回应猕猴桃抽检问题,但有接近盒马的相关人士透露,盒马在抽检结果出来前已与供应商小町蛋业解约。小町蛋业也回应称,已对同批次产品进行了复检,复检结果合格。然而,由于盒马潍坊店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复检申请,导致该批次产品被标记为不合格。不过,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方面表示,送检是小町蛋业自行向第三方检测机构申请,并非市场监督管理局复检结果。
目前,在盒马App上,这款保洁无抗鲜鸡蛋依然在售,且销量不错。该款鸡蛋由多家供应商分区域供货,不同区域选择不同供应商。有零售业内人士表示,要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对生产源头的管控。
高速开店下的食安难题
盒马作为新零售企业的代表,近年来开店速度越来越快,生鲜供应链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然而,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盒马CEO在内部信中透露,公司将聚焦在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有望冲击千亿规模。但越来越大的门店体量,对盒马的食品供应链安全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事实上,不只盒马,所有线上线下商超都需要面对这一难题。规模效应是新零售企业掌握供应链话语权的关键之一,但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是所有商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商业地产租金水平降低,盒马开店叠加即时零售战略,能否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实现快速发展,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