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在‘2025年‘中日韩+’智库合作论坛’上表示,中日韩需通过多层次合作网络强化经济韧性。与会专家围绕中日韩及东亚地区政治、经济、制度合作展开探讨,呼吁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早日重启,并探索‘中日韩+X’合作模式,共同应对外部挑战。

“国际秩序碎片化导致全球治理遭遇困境,中日韩三国在动荡时代积极探索合作路径,恰逢其时。”17日,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在“2025年‘中日韩+’智库合作论坛”上表示,本次论坛主题为“强化东亚韧性:探索动荡时代的中日韩合作路径”,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国际论坛、韩国延世大学共同举办。与会的中日韩及东盟等多地专家围绕政治、经济、制度合作展开了深入探讨,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MOU)协议。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强调,中日韩需通过多层次合作网络,强化经济韧性,增加政治信任,形成可持续机制。特别是在经济方面,他呼吁中日韩自贸协定(FTA)谈判早日重启,深化产供链合作,拓展经贸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成立于2011年,旨在深化三国合作。李熙燮表示,秘书处即将迎来15周年,期待推动三边合作实现质变。数据显示,中日韩三国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约7695亿美元,彰显三国合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中日韩自贸区一旦建成,将成为拥有15.87亿消费者,GDP占世界总量23.4%的巨大经济圈。

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完成16轮。今年4月,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五年来首次会谈,一致同意加快谈判进程。前韩国驻沙特大使朴俊勇表示,面对不确定性,中日韩应加强经济合作,积极推进中日韩FTA达成。

与会学者还关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视其为应对外部挑战的关键。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河合正弘强调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的重要性,建议提升RCEP自由化水平。

探索“中日韩+X”合作模式成为论坛焦点。与会学者认为,挖掘三国合作潜力,不仅有助于三国各自发展,也能推动亚洲繁荣。2019年《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提出推进“中日韩+X”合作,共同制订计划,采取联合行动。

今年3月,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强调“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共识,推动中日韩合作发挥“1+1+1>3”的作用。日本国际论坛理事长渡边茧表示,“中日韩+X”理念能扩大三边合作范围至整个区域,增强影响力。

东盟和平与和解研究所执行主任伊古斯迪认为,“中日韩+”机制不仅促进三边互利互惠,还能让其他国家共同繁荣,推进区域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朴俊勇呼吁扩大中日韩+合作的开放性与多边性,减轻脆弱性。

5月初,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警告贸易壁垒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裂痕,呼吁加强区域团结与合作,应对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