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算力概念热度飙升,算力基建迎来新机遇
AI导读:
近期A股算力概念热度飙升,英伟达恢复H20在华销售并推出新GPU,推动算力基建升级。AI应用场景拓展,高性能智算需求增长,中国正构建竞争优势。算力市场热吸引跨界投资,但赛道竞争激烈,新通道推动算力大网延展。
近期,A股市场上的算力概念热度飙升,中际旭创、中电港等多只概念股实现大幅上涨。蓬勃发展的AI大潮为算力产业持续走高提供了关键的“背景布”。
与此同时,另一则消息为算力市场升温添了一把火。
当地时间7月14日,英伟达官宣,公司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并将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GPU。
H20芯片恢复在中国销售的消息,在算力市场激起波澜。其带来的直接结果是AI推理、国内垂类模型训练等业务有望受益。而全新GPU的发布,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在高端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AI计算方面的压力。
种种预期推动下,一场算力基础设施的升级正在酝酿。
新应用催生算力基建扩容提质
如果“水力”“电力”是分别对应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的核心生产力,那么,“算力”就是信息时代的关键生产力。在算法、数据、算力构成的AI三大要素中,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是“看得见”的硬件,亦是支撑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座。
从语音识别到视频生成,从智能驾驶到医疗诊断,从具身智能到智慧城市,AI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高性能智算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今年2月,国际数据公司(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指出,未来两年,中国智能算力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460.3EFLOPS,为2024年的两倍。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将达到337亿美元,为2024年的1.77倍。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全球AI竞赛中,中国正通过“芯片+算法”协同创新的路径构建起竞争优势。其中,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企业的技术突破,使得AI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将大模型训练成本大幅压缩。
风起云涌的AI大潮,势必对背后的算力支撑提出新要求,在扩容的同时更需提质。
“目前,华南数谷智算中心引进了腾讯云、华润智算、奥创引擎等客户,已入驻的客户设备运行非常稳定。”鹰硕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总裁陈滢朱告诉记者。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首批投入运营的智算中心之一,由鹰硕集团(深圳)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子共同投资建设的华南数谷智算中心于去年3月在韶关投入运营。
“我们将依据粤港澳大湾区韶关枢纽节点算力网络优势和算力资源优势,以算法和模型服务、数据服务、算力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自动驾驶等产业赋能。”陈滢朱表示。
新热潮吸引跨界投资算力市场
算力市场的热,也引起了资本的青睐,甚至引来跨界投资。
今年6月21日,专注于移动终端智能配件行业的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思腾合力(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控制权。公告称,本次交易完成后,杰美特将拓展在算力服务器、AI管理软件及云计算业务的产品能力。
6月24日,甘肃金刚光伏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中宣布,由全资子公司上海金刚玻璃防火科技有限公司自筹资金,设立北京金刚数海智算科技有限公司。此举也标志着金刚光伏跨界进军智能算力领域。
同一天,湖南华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深圳易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并向公司控股股东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但算力赛道并非坦途,传统巨头扎堆,令跨界者面临着多重挑战。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全国已投运的智算中心项目近150个,在建及规划中的项目接近400个,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此外,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人才层面,新入局者的压力也不容小觑。
新通道推动算力大网不断延展
6月26日,赶到深圳参加2025中国智算产业生态发展大会的中交(中卫)大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韦星屹告诉记者,相距2000多公里的深圳与宁夏中卫之间,可以构筑一条“东数西算”新通道。
当前,深圳正在打造“多元供给、强算赋能、泛在连接、安全融通”的中国算网城市标杆。韦星屹透露,该公司在中卫投资建设的中交智数谷项目一期预计今年8月投运,届时,深圳、中卫有望在算力资源共享方面加快协同创新。
韦星屹畅想的“新通道”背后,一张算力大网正不断延展。
早在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就联合印发了《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目标,通过网络连接多源异构、海量泛在的算力,优化全国算力资源配置。次年,国家数据局组织开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任务,探索“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实践路径。
7月24日,记者从鹏城实验室获悉,在国家数据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实验室积极参与并承担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监测任务的技术攻关和研发落地取得新突破。
目前,全国一体化算力监测平台已实现对“东数西算”八大枢纽及部分省市的算力资源的统一监测和分析,覆盖830余个算力中心,已统计总算力规模超292EFLOPS@FP32,可调度算力资源池约50个,算力规模达25EFLOPS@FP32。
“一张网”的思路在业界引起了共鸣。
在韦星屹看来,中交智数谷通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可实现算力资源统一纳管与弹性分配。将中卫的绿色算力与深圳的算法、数据优势结合,形成“西部训练+东部推理”协同模式。
“针对深圳重点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中交智数谷可提供定制化算力支持,与深圳企业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训练平台,利用中卫的低成本算力加速模型迭代。依托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立跨区域数据流通机制,同时通过区块链等技术确保数据跨境传输的合规性与安全性。”韦星屹如是说。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