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华泰证券2026年度投资峰会在北京举行,探讨“十五五”开局之年的宏观格局与市场机会。峰会指出中国资产重估将走向纵深,顺周期板块受关注,A股明年有望转向业绩验证,量化模型建议“全天候”配置,黄金长期配置价值占优。

【导读】华泰证券举办2026年度投资峰会,聚焦中国经济新机遇

11月5日至6日,华泰证券2026年度投资峰会在北京盛大举行,主题为“策马启新章”。本次峰会深入探讨了“十五五”开局之年的宏观格局与市场机会,吸引了来自公募、私募、银行保险上市公司的近3000名专业投资者参会。

中国资产重估走向纵深,顺周期板块受关注

华泰证券机构业务委员会主席梁红表示,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国经济展现出更大确定性。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资产重估将进一步走向纵深。权益投资者策略或从“左手红利、右手科技”转向关注能源、消费、地产等顺周期板块,特别是“老经济”中的优质龙头企业,这为股市投资提供了新方向。

明年A股有望转向业绩验证,股债性价比成焦点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指出,今年股市主要由情绪、资金和估值驱动,而明年有望转向业绩验证。债市方面,明年将重回基本面逻辑,需重点关注名义GDP、融资需求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明年是中长期存款大量到期的一年,这类资金的再配置行为或将利好股市。对于2026年股债表现,张继强认为短期股市或偏向休整,但一季度股强于债的概率仍较高。

量化模型建议“全天候”配置,黄金长期配置价值占优

华泰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首席林晓明指出,当前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性高企,资产价格波动可能加剧。他建议采用“全天候”配置思路,主动在全球范围内筛选优质资产。对于黄金,林晓明认为从中长期看,受美国债务可持续性减弱等因素影响,黄金凭借高信用价值和避险保值属性,配置价值仍长期占优,这为投资者提供了资产配置的新思路。

明确看好“老经济”,年底至明年一季度是布局窗口

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何康明确看好“老经济”,指出新、老经济存在正相关联动,且“老经济”板块目前估值低、筹码低、市场预期也偏低。他建议投资者在配置上做好价值与成长的均衡规划,并采取定投、分批建仓的方式。从历史规律看,年底至明年一季度都是较好的布局窗口,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投资策略。

华泰证券今年坚定看好中国资产重估。对于明年配置思路,研究所策略研究员李雨婕指出,预计明年市场有望逐渐从成长向周期和价值实现再均衡。配置方面,她建议投资者适时增配周期风格,并左侧布局“真价值”板块,如境内和香港本地金融及消费板块中的低估值大市值、盈利能力突出的标的。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