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细胞预计2024年盈利,科创板带“U”药企业绩各异
AI导读:
神州细胞预计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有望摘掉科创板特别标识“U”。目前科创板仍有15家药企尚未摘“U”,其中多家企业近期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期,表现各异。已有4家药企在上市时尚未盈利,但已实现摘“U”,业绩呈现分化态势。
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的神州细胞(688520)预计将在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根据科创板相关规定,若其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符合预期,公司股票简称将取消特别标识“U”。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科创板仍有15家药企尚未摘“U”,其中包括百济神州、百利天恒、君实生物、诺诚健华、迪哲医药、泽璟制药等知名企业。近期,多家企业也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期,其中诺诚健华、泽璟制药等实现减亏。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125/1737818035085.jpg)
神州细胞预计盈利,有望摘“U”
1月18日,神州细胞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将首次实现盈利。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4.8亿至25.4亿元,同比增长31.4%到34.58%;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000万元到1.3亿元,成功扭亏为盈;扣非后净利润预计为4.5亿元至4.9亿元。若公司2024年年报各项财务数据符合预期,神州细胞将满足摘“U”条件。这一转变标志着神州细胞在科创板上市后的稳步发展。
神州细胞业绩扭亏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产品安佳因销售稳定,其他上市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同时,公司积极控制运营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实现了降本增效。这些积极因素共同推动了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扭亏为盈。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后实现扭亏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这些企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稳定。这不仅增强了投资者信心,还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融资能力。然而,扭亏并不等同于彻底摆脱经营风险,持续的创新和市场竞争力仍然是关键。
多家带“U”药企表现各异
除了神州细胞外,目前A股市场上仍有15家带有“U”标的药企。这些企业中,百济神州总市值最高,达到2523.89亿元,是唯一一家总市值在千亿元以上的“U”标药企。此外,百利天恒、君实生物、诺诚健华等企业的总市值也在200亿元以上。
近期,多家带有“U”标的药企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期。其中,泽璟制药业绩预增幅度最高,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至5.5亿元,同比增长34.03%至42.3%;虽然归母净利润仍为亏损,但预计亏损幅度将大幅收窄。诺诚健华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缩窄约30%,得益于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医保覆盖及销售收入增长。同时,君实生物、前沿生物、海创药业、迪哲医药等企业也预计2024年将出现减亏。
然而,并非所有带“U”药企都表现出积极的业绩预期。盟科药业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继续亏损,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这主要由于公司在研项目临床进展不断推进,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增加,同时销售业务积极开展导致销售费用上升。
科创板摘“U”企业业绩分化
自科创板创立以来,已有上海谊众、百奥泰、康希诺、艾力斯等4家药企在上市时尚未盈利,但已实现摘“U”。这些企业在摘“U”后的业绩表现呈现出分化态势。其中,艾力斯、上海谊众在扭亏后业绩持续增长,但上海谊众预计2024年净利将出现下滑。而康希诺、百奥泰在摘“U”后再度陷入亏损,且预计2024年将继续亏损。
经济专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科创板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做法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然而,康希诺、百奥泰等企业在摘“U”后再度亏损也提示投资者需要警惕投资未盈利企业的潜在风险。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未盈利企业上市后业绩不确定性和风险相对较高,投资者需要具备更强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