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创板开市六年来,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改革。投行角色转型,能力升级,科创板新政下投行进入实战,IPO市场回暖,投行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可推动‘股权+债券’组合融资支持企业。

科创板开市六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加速发展,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投行不断转型适应市场新变化。国泰海通证券业务总监郁伟君表示,科创板不仅是资本市场融资平台的丰富,更是科技创新的加速器,推动我国科技产业跃升。

与此同时,投行角色转型,从传统通道型中介转向价值发现和全周期服务,能力也需升级。但各投行间精细化运营能力、差异化竞争优势尚未完全形成。郁伟君认为,投行未来仍需以产业深耕为核心,以数字化为工具、以合规为底线,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在助力企业成长方面,郁伟君称,投行可进一步推动“股权+债券”组合融资,更好支持成长期企业,同时以产业思维协助企业挖掘技术价值。

科创板新政下投行已进入实战

科创板迎来新一轮改革,“1+6”政策举措落地,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吸纳未盈利企业等。郁伟君认为,新政不仅畅通了硬科技企业直接融资通道,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全周期资本市场生态。

关于科创板新政将给投行带来的影响,郁伟君称,在项目储备上,要求投行重新审视项目筛选逻辑,重点关注企业技术领先性等。在实务推进中,对IPO预先审阅机制感受较深,也在积极利用新政开展项目沟通。

科创板新政对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推出了一揽子具体举措。相关案例也陆续落地,2025年6月份受理了6单未盈利企业的IPO申请。

郁伟君称,国泰海通主要通过核查“真实性+先进性+可持续性”筛选更具优势的企业,在市场端,聚焦“需求确定性+商业化能力”。

IPO市场整体呈回暖态势

除了科创板“1+6”政策措施落地以及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等利好政策之外,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一度掀起IPO受理潮,并购重组也持续活跃。

6月份A股IPO受理数量大幅增加,一个月受理了150单IPO申请,上半年总受理数达到177单。“结合科创板新政和创业板政策,以及IPO新增受理情况来看,市场整体呈回暖态势。”郁伟君称。

不过,受理潮之后,有12家拟IPO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这释放了明确的监管信号,即:强监管基调未变。”郁伟君说。

港股IPO走热也成为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郁伟君称,目前在以A股为传统阵地基础上更重视跨市场服务能力的强化。

“我们重视并购与IPO、再融资市场的协同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客户为宗旨,不断强化交易设计能力。”郁伟君说,IPO与并购可以并肩发展、双轮驱动。

“投行可进一步推动‘股权+债券’组合融资”

过去六年,投行初步完成从通道型中介到价值发现者、全周期金融服务商转型。投行挑选项目的标准发生了变化,郁伟君告诉记者,投行增加对企业技术领先性等方面的考量。

针对未盈利IPO项目的挖掘,郁伟君以国泰海通的经验介绍称,主要重视产业深耕和生态合作两方面路径。对未盈利企业进行合理定价也是投行的一大挑战。

近年来,券商也遭遇强监管。新“国九条”强化中介责任,促使中介进一步加强内控,强化执业质量。“我们的执业标准、工作流程等始终按照高标准进行。”郁伟君称。

“未来,投行可进一步推动‘股权+债券’组合融资,更好支持成长期企业,以及通过ESOP(员工持股计划)设计等协助企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郁伟君称。(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