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波动加剧,关税阴霾下的市场应对策略
AI导读:
华尔街交易员见证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新高后,市场因关税忧虑重燃陷入低迷。美方宣布加征关税引发全球股市回调,中概股和港股大幅下跌。商务部回应关税战立场坚定,机构罕见减仓应对不确定性。投资者把握“TACO抄底”机会,关注AI主题和财报季表现。
当华尔街交易员在上周三离开办公室时,标普500指数刚创下历史新高,此前九个交易日中有八天上涨,全球股市呈现强势格局。
而就在周五他们离开时,市场却因关税忧虑重燃陷入低迷,此前涨势最猛的板块(加密货币、机器人、量子计算、各类AI主题概念)承受最大压力。与此同时,象征避险需求的美国期权市场成交量再创新高。“黑色星期五”来得猝不及防,A股和港股尾盘已经开始跳水,直到美股开盘后,来自美国总统特朗普讯息引爆抛售潮,股市波动加剧。
美东时间10月10日,美方宣布针对中方采取的稀土等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将对中方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对此,10月12日,商务部网站发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中方相关经贸政策措施情况答记者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动辄以高额关税进行威胁,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对于关税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投行交易主管和私募投资经理认为,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总在最后一刻退缩)交易的模式仍将重现,若市场出现明显情绪反应,可能带来布局机会。更关键的一点在于,A股当前仍有长线资金和科技叙事的托底助力,而美股则有望迎来又一个强于预期的财报季。
关税阴霾引机构罕见减仓
回调来得猝不及防。自从4月“对等关税”延期后,全球股市几乎没有出现过像样的回调,中概股指数KWEB年初以来一度录得近50%的最高涨幅,美国标普500指数也在人工智能(AI)叙事下冲破6700点大关,华尔街投行一致认为大概率冲破7000点。随着关税阴霾再临,不仅上证综指在周五跌破3900点,港股也大幅回调,外资眼中的热门中概股阿里巴巴从10月初的高位累计下跌近30%。
据第一财经了解到,高盛交易台的信息显示,美股上周五出现自4月以来最严重的单日抛售(标普500当周下跌2.4%),投资者正在消化贸易紧张关系再起及美国政府关门持续的影响。在板块主题上,全球稀土、核能及美国战略产业表现相对较好,而自动驾驶、受关税风险影响的美股主题及房地产相关板块表现落后。同时,对冲基金连续7周净买入后首次出现净卖出美股,主要源于宏观类产品的空头卖出。
从衍生品市场来看,随着标普500下跌2.7%、恐慌指数VIX突破22,客户交易中出现明显的避险需求,当日标普500看跌期权成交量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高盛对冲基金主管帕斯特里罗(Tony Pasquariello)在10月11日的市场观察笔记中提及,目前仍保持审慎看涨,但由于事态的不确定性,预计未来的周一市场仍可能出现抛压。
原因在于,目前机构的仓位已经不低。一方面,对冲基金多头仓位处于一年窗口期的第66百分位,这不算极端。与之相对,部分系统性投资者(特别是CTA和波动率控制策略)持有的期货多头接近历史高位。“过去一个月有1340亿美元涌入股票ETF和共同基金,个股需求尚且不计。因此,我预计专业投资者将在周一削减部分头寸(标普期货未平仓合约数据已现端倪),但真正掌握定价权的仍是散户群体(逢跌买入的惯性似乎仍存)。”帕斯特里罗称。
事实上,且不提中美局势的波动,在此之前,海外对冲基金已经出现了获利了结的卖出行为,包括对于在美中概股。最知名的中概股ETF发行商之一的KraneShares投资策略师格林(Henry Greene)近期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中国互联网是最受欢迎的中国股票主题,年初至今整体资金流入达近20亿美元,但是近期外资对冲基金出现一定获利了结的动作,全年累计净流入在1亿美元左右。
交易员坐等“TACO抄底”
不过,经历过4月所谓“对等关税”风暴后,投资者此次显然更为淡定,多位交易员对第一财经表示将把握“TACO抄底”的机会。资深美股交易员、洛炎私募基金经理司徒捷对第一财经提及,全球股市此前都处于高位,因而对A股、美股的科技板块都适度进行降仓。“但是4月以来的进展就不难发现,美国很难对中国施加100%的高关税,各界对于特朗普再度TACO的预期很高,不排除周一开盘砸一下就会回拉,交易员可能会观望一下周二加仓的机会。”
此前贝莱德BlackRock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李薇也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前市场更愿意承担风险,原因是意识到美国经济面临“不变的法则”,这将限制美国政府采取极端行为,因而也降低了极端风险。法则之一就是全球供应链不可轻易撕裂。在她看来,全球供应链是历经数十年建立起来的体系,一旦被中断,后果严重。除了引发通胀外,美国在某些关键资源(如稀土)上的依赖可能受到制约。
此外,中美股市仍存在中长期走好的支撑。就中国股市而言,A股的牛市基因仍然具备,主要包括低利率环境、低估值、政策呵护、长期资金流入等多个因素。东吴期货首席投资官吴照银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中国的利率水平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偏低,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比美国低两个百分点以上。无风险利率低就会促进资金进入股市等风险市场,推升股票估值,这也是今年以来大家看到居民存款流入股市的重要原因;托底力量仍在,且不提“国家队”,今年以来保险资金进入A股的数额就超过6000亿元。
就美股而言,AI主题仍如火如荼。高盛策略师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及其团队上周发布了一份报告,结论是:“我们还没有处于泡沫之中。”其中几个观点至关重要:美股股价确实上涨迅速,且存在投机迹象,市场高度集中(美国最大的十家公司占全球股票市值的25%)。从历史上看,泡沫往往出现在“新创新”领域的公司总市值超过其未来现金流之时。但目前为止的上涨主要由持续且卓越的盈利增长推动。此外,当今的龙头公司资产负债表极为稳健,大部分AI资本支出都由自由现金流支撑。从估值来看,各种指标都偏高,但仍未达到以往泡沫顶点时的水平。历史上也有过多次高度集中阶段,但并非都以泡沫破裂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美股涨幅中的一大半都是由盈利增长贡献,标普500的三季度财报季将于10月13日(周一)正式启动。到10月底,约68%的公司(占总市值72%)将完成财报披露。分析师预计“科技七巨头”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14%,仅为上一季度增长速度的一半,且远低于过去四个季度平均30%的水平。可见,三季度财报门槛再度过低,尤其是“科技七巨头”,因而业绩超预期的概率颇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