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周科技题材整体退潮,市场风格轮动加速。往后看,政策效果验证期经济数据反复,关税对外需的冲击需警惕。短期内建议均衡配置,重视业绩与估值匹配度,关注政策催化下的周期性资产修复。

股指震荡,市场风格趋于平衡。本周科技题材整体退潮,市场风格轮动明显加速。往后看:1)两会后市场进入政策效果验证阶段,近期经济数据波动较大,2月社融信贷结构偏弱,价格通胀问题仍待解决。短期地方生育补贴与促消费政策仍有催化作用,但效果难以持续,经济与政策缺乏系统性上修的新动力。2)当前市场大小风格分化处于历次春季躁动的高点。计算机、机械等热门主题行业换手率已达历史高位,筹码结构需进一步优化。3)A股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即财报披露期(4月/7月/10月),业绩增速对股价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月份。而3月下旬是重要过渡期,历史数据显示,中小市值风格的胜率与超额收益均有所回落。因此,当前预期上修缺乏新动力,市场微观交易结构有待改善,预计股指将继续震荡。但决策层已表现出扭转经济形势和支持资本市场的决心,股指下行风险有限,策略上应调仓而不空仓,更重视增长逻辑与业绩变化。

需警惕关税对外需的冲击,这可能是下一阶段风险偏好的重要扰动因素。本周美国对北美、欧盟的关税摩擦进一步升级,特朗普表现出对国内经济与股市的更高容忍度,显示本轮关税的目的不仅在于限制主要竞争对手,更在于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这将对我国外需带来更大挑战:1)关税1.0时期,我国通过转口贸易有效规避了冲击。但本轮对等关税思路下,转口贸易可能受到限制。2)关税1.0时期,我国通过汇率贬值吸收了价格上涨。但当前稳汇率诉求下,人民币贬值空间有限。因此,由于缺乏转口贸易与汇率贬值的缓冲,国内出口需求预计将面临更大压力。1-2月出口放缓信号已初步显现,市场预期的修正与企业盈利预期的波动可能冲击市场风险偏好,转口北美、欧盟占比较高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车辆及零部件等行业可能受到更大影响。

短期内建议均衡配置,重视业绩与估值的匹配度。市场风格平衡,应关注政策催化下的周期性资产修复。(1)内需政策催化下,低估值与低交易拥挤的周期性资产有望迎来修复。消费受益人口政策加码,后续政策空间打开:港股互联网、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周期品受益供给侧治理加码,供需格局有望改善:有色、基础化工、钢铁、建材;低估值的金融板块也有望受益估值修复。(2)临近4月财报季,应关注一季报业绩,结合PPI、出口、产业数据,推荐:新能源、汽车(含摩托车)、工程机械、家电等。(3)科技“转型牛”主线确立,推荐产业趋势明确的军工、AI基础设施、智能驾驶。

主题推荐:1、人口战略:育儿补贴落地,生育支持政策服务体系加速完善,有望提振母婴消费、辅助生殖、托育服务等产业需求。2、AI智能体:加速垂类应用开发,拉升AIDC投资和国产算力需求。3、自主可控:国家级万亿创投基金引领新兴和未来产业布局,看好先进半导体制造。4、并购重组:畅通创业投资退出渠道,看好高端装备等硬科技领域的重组整合。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