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州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产业引领外贸结构优化,政策协同发力孕育发展新机遇,广州与世界贸易‘双向奔赴’。

蛇年新春之际,广东省于2月5日盛大开启了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标志着全省实干争先的新篇章。紧随其后,广州市于次日迅速响应,召开了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汇聚多方智慧与力量,共同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此次大会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议题,旨在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广州作为‘排头兵’,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担当大任,挑起重担。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广州如何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此,南方都市报特别推出“高质量发展之广州观察”系列报道,从会展、外贸、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城中村改造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与广州的潜力所在。

回顾2024年,广州外贸进出口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1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外贸总量。更值得关注的是,广州进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日益显著。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7%,‘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增长19.2%,市场采购、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等新业态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外贸‘含新量’的不断提升,与广州加速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步伐不谋而合。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明确提出要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高地。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全面推进,升级版的广州制造将为外贸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新动能:绿色产业引领外贸结构优化

2024年,广州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6.3%,占外贸比重提升至14.8%。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13.3%,专用装备进口增长72.5%。广州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进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一方面,广州大力推动海洋工程、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发展,进一步集聚海洋经济发展动能。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56亿元,增长19.2%,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广州力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辉表示,广州的绿色产业和新兴制造业拥有完备的产业链支撑,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管理的协同效应。随着全球对绿色环保产品进口需求的日益增长,广州绿色产业的高速增长与国际市场需求的契合,将为广州外贸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优势:政策协同发力孕育发展沃土

广州外贸结构持续优化的背后,离不开协同发力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稳外贸工作,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实施。广州海关也迅速出台了促进外贸质升量稳的20条措施,并对南沙等对外开放平台出台了54项细化举措和35个关地合作项目。此外,对接广州市‘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部署,广州海关还在汽车产业、船舶制造等领域制定了专项措施,推动产业多元发展。

多项政策紧密联动下,广州第四季度外贸进出口达到3031.7亿元,创历史季度第二高。同时,广州的外贸‘朋友圈’也越做越大,2024年有进出口实绩的经营主体近2.6万家,增加14.9%。其中,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万家,成为外贸发展的新生力量。

此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策红利也持续发力。据广州海关公布数据显示,RCEP生效实施三年来,广州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5.7万份,货值159.3亿元。

新机遇:广州贸易与世界‘双向奔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广州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2024年,广州南沙、白云机场两大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分别增加18.7%和14.2%。广州海关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支持举措,如针对白云机场空港冰鲜水产品全项目‘就地检’,南沙海港车厘子‘快速验’等。在近期南半球车厘子新产季,我国进口的每2颗车厘子中就有1颗是从南沙口岸进口的。

春节期间,广州中欧班列保持高效运行,1月29日至2月4日,广州海关监管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站点开行出口班列7列,实现开门红。广州底蕴十足的商都氛围催生了贸易‘双向奔赴’的场景,广州与世界连得更紧、更密。当前,广州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拥有巨大市场潜力,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韩永辉认为,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广州企业应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提升自主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加强线上营销、与国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等方式,提高品牌曝光度。同时,加强海外服务网络建设,提供更优质的售后服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