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有关部门将出台政策推动开源RISC-V芯片在全国范围应用,涉及RISC-V芯片的公司受到资本热捧。蓝芯算力CTO贾新霞表示,政策将加速RISC-V芯片商业化应用,预计2026年生态进入成熟阶段,2030年RISC-V架构芯片有望与X86、ARM三分天下。

2025年3月初,有关部门将出台政策推动开源RISC-V芯片在全国范围应用的消息,瞬间点燃了市场对RISC-V芯片的热情。近几个交易日,涉及RISC-V芯片的公司纷纷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

这项政策将对RISC-V芯片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ISC-V芯片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新架构的崛起是否会重塑国产芯片行业的竞争格局?为此,上海证券报专访了蓝芯算力CTO贾新霞,她拥有21年的从业经验。

贾新霞表示:“政策的推进将显著提升RISC-V在国内的普及速度,推动更多企业开放试用机会。这将为RISC-V芯片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在政策的助力下,生态产业链可以形成合力,加速RISC-V生态系统的建设,包括工具链、操作系统、软件适配等。”

目前,全球范围内,包括谷歌、英伟达、英特尔、华为、阿里、腾讯等国际巨头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在积极推动RISC-V生态的建设。RISC-V国际基金会拥有来自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4120多名成员,并有80多个技术工作组推动RISC-V标准、软件、工具等。

贾新霞预计,到2026年,RISC-V生态将开始进入成熟阶段,与蓝芯算力CPU产品的开发节奏相匹配。公司首款RISC-V芯片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流片,2026年实现小批量产。2027年后,预计每年出货量将达到数万片。

贾新霞认为,2027年至2030年将是RISC-V服务器芯片的采购大年,采购量将持续攀升。到2030年,RISC-V架构芯片有望与X86、ARM架构芯片三分天下。

蓝芯算力的创始团队早在2021年就发现了RISC-V架构的潜力,并在2023年正式创建公司。创始人卢山拥有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有超过20年的高性能CPU/SOC设计经验。目前,蓝芯算力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芯片设计团队,具备全流程能力,RISC-V芯片研发进度国内领先。

成立两年来,蓝芯算力获得了多方资本的青睐,包括联想创投、南山战新投、明势资本、华控基金等。新一轮融资正在推进中,已取得关键进展。同时,公司与联想集团、中国移动、腾讯云、世纪互联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订单已超过20万片。

贾新霞预测,RISC-V作为开源指令集架构,将打破传统架构的垄断,推动差异化竞争和技术创新。其模块化设计允许厂商根据应用场景定制芯片,这将推动国内信创CPU厂商在细分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